導航中醫藥

 找回密碼
 注冊
樓主: 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曹東義師徒每日一講散記

[復制鏈接]
1621
 樓主| 發表于 2021-7-11 21:12:40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本周三(2021年7月7日)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掀開學習曹東義老師作為執行主編的《河北中醫五千年》。今天講述的是仰韶時期的遺址有后岡一期——大司空文化;燕山南北地區的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南楊莊之外,還有磁縣界段營、武安趙窯、永年石北口,以及蔚縣四十里坡下層。容城午方和東牛遺址,也屬于大司空文化。曲陽“釣魚臺遺址”、蔚縣三關遺址都屬于仰韶文化時期的遺址。屬于趙寶溝文化的有遷安安新莊、三河孟各莊、欒平后臺子、遷西西寨等。商代文化遺址有:邢臺的曹演莊、南大郭、賈村、尹郭村、東先賢和西關外,邯鄲澗溝和龜臺、磁縣下七垣、下潘汪和界段營,武安趙窯,藁城臺西和北龍宮,靈壽北宅和西木佛,正定新城鋪,新樂中同村,無極東侯坊,滄縣倪楊屯,定州北莊子等。敬請期待王秀民講述和分享!
    祝賀石家莊市中醫院王秀民主任講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學習了曹東義作為執行主編的《河北中醫五千年》關于考古發現的文化遺址。
有人就有健康問題,也就有了治病養生的需求。因此,河北這一方熱土,早就有了中醫藥的萌芽。
最近我收到成都中醫藥大學的邀請,他們計劃召開出土古醫書研討會,成都天長鎮,老官山漢墓出土了大量的扁鵲學派著作。
因此,可見無論是存世的中醫古籍,還是考古發現的與中醫藥有關的文物,都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歷史文化。
下面是成都中醫藥大學的《邀請書》:
      尊敬的曹東義教授:
近幾十年來,累若貫珠的考古發現,與傳世文獻相映生輝,昭示著中華文化之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特別是醫學的考古發現,業已形成新的研究熱點。2019年召開的首屆國際學術會議,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為了進一步推進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的國際交流,擬定2021年8月在中國·成都召開第二屆國際學術會議。會議將以“傳承發展 返本開新”為主題,探討中醫與中華文化的基本問題,疏解中醫的歷史與發展規律,致力於“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大會擬邀全球領域內著名學者參會,採用現場會議與視頻會議結合的方式。素仰先生學識淵博,望重士林,誠請撥冗蒞臨會議為盼。請於2021年7月30日前將回執以電郵方式回復。專此。
敬頌文祺。
成都中醫藥大學
感謝王秀民講述和分享!

1622
 樓主| 發表于 2021-7-12 16:44:32 | 只看該作者
         尊敬的師父,親愛的各位師兄師姐們:
         大家晚上好!
         學生張慧康,字子真,碩士就讀于河北中醫學院中醫醫史文獻專業,跟隨師父受益最深,整理的最清楚的內容之一,是關于扁鵲歷史問題的考證。
        今天晚上(2021年7月8日),我就把【關于扁鵲生平問題的考證】講述分享給大家,內容分為“學醫長桑君”“視簡子之疾”“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診秦武王,遇害客死他鄉”五個方面,讓我們一起來還原歷史上真實的一代明醫——扁鵲。
        請先生、各位師兄師姐們不吝指教。
祝賀河北中醫學院中醫醫史文獻專業張慧康碩士講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討論了關于扁鵲歷史問題的考證。主要介紹的內容為扁鵲“學醫長桑君”“視簡子之疾”“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診秦武王,遇害客死他鄉”五個方面。
      司馬遷說“扁鵲言醫為方者宗”扁鵲是中醫學真正的宗師,《素問》《靈樞》《難經》都受到扁鵲的影響,甚至說我們大家與張仲景、華佗都是扁鵲的傳人。
關于扁鵲的生平事跡研究,過去很混亂,甚至誤說、戲說、亂說滿天飛,不僅讓扁鵲蒙塵,也讓先秦醫學發展的脈絡不清,中醫原創思維不容易看清。
在中醫復興的偉大時刻,我們急需正本清源,把有關扁鵲的研究做好。

感謝張慧康碩士的講述和分享。


1623
 樓主| 發表于 2021-7-12 16:46:40 | 只看該作者
       尊敬的曹老師好!各位師兄師姐,各位中醫同道,大家好!今天晚上(2021年7月9日)一技之長空中課堂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朱萍霞在新疆向大家匯報:
       一年一季的三伏天已經來臨,人體的陽氣升騰,氣血旺盛,冬病就會漸漸隱藏不住暴露出來,這個時候進行調理,會相對容易許多,甚至可以釜底抽薪,讓冬病不再復發,這也是歷來各個時代的中醫大家,都非常重視冬病夏治的主要原因。
     經過千年傳承,冬病夏治已經有了完備的體系,特別適合冬病夏治,在這個時候進行調理,會事半功倍。
     敬請曹老師和諸位師兄師姐給予指正!
       祝賀朱萍霞在新疆講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討論了冬病夏治的有關問題。
朱萍霞長期從事艾灸養生保健工作,積累了很豐富的經驗,很多慢性病、亞健康,經過艾灸獲得緩解哈痊愈,冬病夏治功不可沒。
《內經》說陽氣很重要,“秋冬養陰,春夏養陽”。
夏季養生,也有一些規律:“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感謝朱萍霞的講座和分享。

1624
 樓主| 發表于 2021-7-12 16:47:49 | 只看該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1年7月10日)“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王群才中醫師講述曹東義教授編著的《中醫外感熱病學史》內容:
         第六章:現代廣義溫病向廣義傷寒回歸。
       第二節:清代溫病不取仲景定義。
       張仲景對溫病的認識,來源于《素問》和《難經》,又有自己的獨特觀點。
        將溫熱病總稱為“傷寒”的是《難經・五十八難》,廣義傷寒學說由此建起來。清代溫病學家在前人有關認識的基礎上,對仲景關于溫病的定義進行了很大程度的修改,只在“伏氣溫病”項下,保留仲景關于溫病的思想。
        從這節主要內容不難看出,清代溫病學家關于溫病的定義,基本上不取仲景的觀點,都認為溫病大多是從表起病,逐漸深傳入里,而不是里熱外發;溫病可以發于四季任何季節,而不是局限于春季;溫病的概念可以包羅很多外感熱病,而不僅僅是春季的伏氣溫病一種;因為大多溫病初起有表證,所以必須發汗解表,而不是仲景所做的直清里熱。
       屆時我們共同學習具體內容。
          祝賀河北中醫王群才中醫師講座成功!他講述曹東義《中醫熱病學史》關于清代溫病不取仲景定義的有關內容。
       張仲景對溫病的認識,來源于《素問》和《難經》,又有自己的獨特觀點,主要是溫病沒有表證,也就是一得病就發熱和口渴,不惡寒。這樣的溫病,就不需要麻黃湯與桂枝湯等發汗解表來治療,可以直接清泄里熱。

       清代溫病學家關于溫病的定義,為了用辛涼解表,就說溫病有表證,需要發汗“在衛汗之可也”,基本上不取仲景“發熱而渇不惡寒”的觀點;并且說溫病可以發于四季任何季節,而不是局限于春季,成了“廣義溫病”。
也就是說,為了推廣辛涼解表和采用新發明的清熱解毒、涼血開竅、養陰息風等治療方法,溫病的概念擴大了,可以包羅很多外感熱病,而不僅僅是春季的伏氣溫。íM義溫。┮环N了。


感謝王群才的講述和分享!

1625
 樓主| 發表于 2021-7-12 16:49:31 | 只看該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1年7月11日),“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王紅霞主任與大家一起學習《中醫學原理探究》一書,本書是關于中醫學基本原理及其復興的學術專著,本作者是祝世訥先生。學習內容是貢獻遠遠超過四大發明!詳情我們一起期待,王紅霞主任的學習!
祝賀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碩士導師王紅霞主任講座成功!她與大家一起學習了祝世訥先生《中醫學原理探究》論中醫藥的貢獻遠遠超過四大發明!

鄧鐵濤大師說中醫藥是和氏璧,它的貢獻超過了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是技術,而中醫藥是中華民族關于生命的大智慧,是以人為本的醫學,是道術并重的學術體系,有巨大的科技、醫療、文化資源優勢,在未來必將大放異彩,現在還沒有被世人認識。
它之所以優秀的原理,落在西醫和當代學術體系的目光之外。所以,醫學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中醫而非西醫。



感謝王紅霞主任的講述和分享。

1626
 樓主| 發表于 2021-7-14 21:50:14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7月12日)晚上“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馬京雪醫師繼續講述曹東義教授編著的《國醫大師·朱良春卷》第四章“薪火相傳”中的部分內容。

      在此節中我們將共同學習薪火相傳中第十四節 略談泌尿系結石的病因病機及治療體會,屆時我們一起學習!
      祝賀河北中醫馬京雪醫師講座成功!他講述了《國醫大師·朱良春卷》“薪火相傳”中泌尿系結石的病因病機及治療體會。
尿石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西醫說病因尚未完全明確,猜測它與環境因素、全身性疾病、泌尿系感染均有密切的關系。
尿石病過去大都是采用手術治療,解放后,中西醫結合治療尿石病有了很大的進展,取得比較顯著的成效。
《內經》中,就有了石淋和血淋的記載。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并治》篇指出:“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少腹弦急,痛引臍中!辈⒇熎洳C為“熱在下焦”。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對淋證分析得最為精辟,其中腎虛、膀胱濕熱的機轉為后世醫家所祖述。他指出:“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砂石,故腎客砂石。其病之狀,小便則莖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砂石從小便道出!薄笆苷,有如砂石,膀胱蓄熱而成,正如湯瓶久在火中,底結白堿也!边@對尿石的部位、病理與癥狀,皆有明確的認識。
       朱老說,中草藥治療尿石癥已取得較好的療效,不僅能促進排石,而且有防止形成結石的作用。結石排出后,并需滋益肝腎,善后調理?傊孀C與辨病相結合,因證制宜。


感謝馬京雪醫師的講述和分享。

1627
 樓主| 發表于 2021-7-14 21:51:33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1年7月13日)的“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張海濤為大家講述《國醫大師朱良春全集·用藥心悟卷》,學習朱老對牛蒡子、柴胡、魚腥草、金蕎麥、附子五味中藥獨特的用藥經驗。
    請大家關注收聽張海濤的講述。
       祝賀任丘市中醫院張海濤主任講座成功!他為大家講述了《國醫大師朱良春全集·用藥心悟卷》之牛蒡子、柴胡、魚腥草、金蕎麥、附子五味中藥獨特的用藥經驗的有關內容。

        朱老行醫治病70多年,積累了很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用藥方面也有很多獨到的內容。比如外感風熱之頭痛,咽喉腫痛,常用大青葉、蒲公英、牛蒡子、薄荷、子芩等多有佳效,因其發散力強,祛邪甚速。而《雜病源流犀燭 》之羌麻湯,治療破傷風,可供參用。對于病毒性疹病,朱老常用之配牛蒡子、蟬蛻、僵蠶、荊芥、連翹等,也有良效。  
對屬于痛痹的“寒痛”,朱老主張溫經散寒,而止其痛。川烏、草烏、附子、細辛四味乃辛溫大熱之品,善于溫經散寒,宣通痹閉,而解寒凝。川烏、草烏、附子均含烏頭堿,有大毒,一般炮制后用,生者應酌減其量,并先煎1小時,以減其毒。  
    感謝張海濤的講述和分享。

1628
 樓主| 發表于 2021-7-14 21:54:59 | 只看該作者
@所有人
直播馬上開始~
今晚8點(2021年7月13日),中醫名家曹東義教授,為我們深度解讀《黃帝內經》第90講  五運六氣第六篇:《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10)》。
       學習方法:直接點擊鏈接進入,或者關注《燕趙中醫》公眾號,點擊:在線課堂進入。
曹東義,主任中醫師,碩士生導師,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師帶徒指導老師,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原副院長,師承國醫大師鄧鐵濤、朱良春,現任河北省中醫藥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世界中聯一技之長分會會長、河北省中醫藥學會張仲景學術思想研究會會長,出版著作41部,發表論文180多篇,文字累計500余萬。
今日講座內容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10)
帝曰:愿聞其用也。岐伯曰:夫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故太陰雨化,施于太陽;太陽寒化,施于少陰,少陰熱化,施于陽明;陽明燥化,施于厥陰;厥陰風化,施于太陰,各命其所在以征之也。
  帝曰:自得其位何如?岐伯曰:自得其位;。帝曰:愿聞所在也。岐伯曰: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帝曰:六位之氣盈虛何如?岐伯曰:太少異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
  帝曰:天地之氣盈虛何如?岐伯曰: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運居其中而常先也。惡所不勝,歸所同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下勝則地氣遷而上。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交,易則大變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紀五分,微紀七分,其差可見,此之謂也。
帝曰:天地之氣盈虛何如?岐伯曰: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運居其中而常先也。惡所不勝,歸所同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下勝則地氣遷而上。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交,易則大變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紀五分,微紀七分,其差可見,此之謂也。
  帝曰:善。論言熱無犯熱,寒無犯寒,余欲不遠寒不遠熱奈何?岐伯曰:悉乎哉問也。發表而不遠熱,攻里不遠寒。帝曰:不發不攻,而犯寒犯熱何如?岐伯曰:寒熱內賊,其病益甚。
  帝曰:愿聞無病者何如?岐伯曰:無者生之,有者甚之。帝曰:生者何如?岐伯曰: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寒至則堅否,腹滿、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郁、注下、?瘈、腫脹、嘔、鼽衄、頭痛、骨節變、肉痛、血溢、血泄、淋閟之病作矣。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時必順之,犯者治以勝也。
  黃帝問曰: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損,亦無殞也。帝曰:愿聞其故何謂也?岐伯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哀其太半而止,過者死。
  帝曰:善。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帝曰:假者何如?岐伯曰:有假其氣,則無禁也。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也。
  帝曰:至哉。圣人之道,天地大化,運行之節,臨御之紀,陰陽之政,寒暑之令,非夫子孰能通之,請藏之靈蘭之室,署曰六元正紀,非齋戒不敢示,慎傳也。


1629
 樓主| 發表于 2021-7-14 21:55:59 | 只看該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1年7月14日)的空中課堂我們繼續來學習賈謙先生的著作《中醫戰略》的第八講,題目是:我們為什么要為中醫呼吁?賈謙先生說: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原創性醫學,是成熟的理論醫學,更是用活生生的生命換來的實踐醫學,可以應對各種疾病,包括西醫認為新出現的疾病,比如非典,艾滋病,禽流感,包括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等等,她在許多方面都超出了現代醫學的視野,更在許多方面遠遠領先于現代醫學,而且中醫學代表了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 幾千年來,中醫藥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醫治未病的思想,也就是養生和保健的思想,體現了醫學的真正目的,中醫不僅簡便廉驗,中醫整體論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有可能指導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引領社會進步,特別是要解決中國14億人的健康問題,只能主要依靠中醫藥。但是從鴉片戰爭至今仍然有大量的“中醫黑組織”、“西方利益集團”不斷抹黑中醫藥,打壓中醫藥,想徹底消滅中醫藥,否定中華文化,中醫藥事業已經處于瀕臨滅絕的境地,我們痛心,我們悲憤亡國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的消亡,所以我們要搶救中醫,搶救中華文化,為中醫呼吁,為中醫吶喊,為搶救中醫盡一點綿薄之力。敬請期待劉敬章的分享和講述。
祝賀孟村回族自治縣中醫院劉敬章主任講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學習了賈謙先生的著作《中醫戰略》所述:我們為什么要為中醫呼吁?

賈謙是科技部返聘的退休專家,20多年前主持科技部“中醫發展戰略研究”,吹響了中醫復興的號角。
他們關注過中醫藥的許多重大問題,如中醫藥國際化戰略、中醫治療非典、中醫艾滋病防治、農村醫療保障等,成績卓著。然而,他為人謙虛,治學嚴謹,每當有人談起他們的成績的時候,他總是先說課題組曾經走過的彎路。1997年,科技部提出了《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行動計劃》,賈謙當時參與了“中醫藥出口創匯的戰略與政策研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行動計劃”等課題的研究,到了2002年,他發現這些課題并不切合實際,開始檢討其中的“導向錯誤”!坝捎诋斈暾n題組的成員還不很懂中醫,想當然地把‘研究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提取有效成分’、‘爭取三兩種中藥堂堂正正進入國際主流醫藥市場’等都寫了進去,這其實是誤導了有關研究人員,誤導了中藥產業,更誤導了國家有關決策部門!辟Z謙顯得很痛心,這是具有大家風范的人才能做到的真誠。
我與賈謙先生相識,也是在2004年廣州“鄧鐵濤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上。他對鄧老的尊重與推崇,使我終身受益;而他在2005年4月推薦我成為鄧老的弟子,更使我感到肩上的擔子的分量:中醫學需要“鐵桿中醫”來捍衛。


感謝劉敬章主任的分享和講述。

1630
 樓主| 發表于 2021-7-16 20:47:12 | 只看該作者
尊敬的師父,親愛的各位師兄師姐們:
        大家好!
        安國藥王文化和安國藥市來源已久,但原型有邳彤、皮場王、張森等多種說法混雜在歷史深處,不少前輩、學者進行豐富的考證,提出了諸多觀點和結論,但在歷史評價方面均略有不足,今天晚上(2021年7月15日)我把【安國藥王文化溯源及其時代價值】講述分享給大家,內容分為“自明代至今的安國藥王信仰情況”“藥王的原型——皮場王”“邳彤信仰在華北地區的長期流行”“兩種信仰在安國的融合”四個方面,讓我們一起來還原安國藥王的前世今生。
        請先生、各位師兄師姐們不吝指教。
張慧康,字子真,碩士就讀于河北中醫學院中醫醫史文獻專業
祝賀河北中醫學院中醫醫史文獻專業碩士張慧康講座成功!
他和大家一起討論了【安國藥王文化溯源及其時代價值】講述分享給大家,內容分為“自明代至今的安國藥王信仰情況”“藥王的原型——皮場王”“邳彤信仰在華北地區的長期流行”“兩種信仰在安國的融合”四個方面的有關內容。
河北不缺少名醫,為什么安國的“藥王”是邳彤?這個問題曾經困擾過很多人。
邳彤是我老鄉,漢代的老鄉,他是衡水“信都”人。
我的家鄉是“仲景村”,張仲景比邳彤晚了150多年。
張仲景很敬仰扁鵲,希望自己做一個扁鵲那樣的人。
張仲景知道邳彤嗎?
邳彤值得張仲景去瞻仰嗎?

感謝張慧康的講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導航中醫藥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4 10:14 , Processed in 0.06861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四房播色综合久久婷婷|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