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9月27日)的“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張海濤為大家講述《國醫大師朱良春全集·常用蟲藥卷》,主要學習朱老對麝香的用藥心得。
請大家關注收聽張海濤的講述。
祝賀河北中醫張海濤主任在任丘市中醫院講座成功!他為大家講述了《國醫大師朱良春全集·常用蟲藥卷》學習朱老對麝香的用藥心得。
麝香,出《神農本草經》。又名寸香、元寸、當門子、臭子、香臍子。為鹿科動物林麝、馬鹿雄體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主產四川、西藏、云南、陜西、甘肅、內蒙古等地。辛,溫。入心、脾、肝經。開竅,活血,散結,止痛。兩歲的雄麝鹿開始分泌麝香,10歲左右為最佳分泌期,每只麝鹿可分泌50g左右。此外,麝香鼠等其他有香動物也有類似麝香分泌物。 干燥后呈顆粒狀或塊狀,有特殊的香氣,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藥。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外用能鎮痛、消腫,也十分珍貴。
麝香有破血化淤功效,孕婦不宜食用。麝香是不允許出境的。
朱老說:“為了保證藥源,有些緊缺動物藥如:麝香、鹿茸、蛤蚧等均可人工培養;地鱉蟲、全蝎、蜈蚣、蛇等,全國已有許多地區進行人工繁殖,可以滿足供應。一些特別稀少和昂貴的動物藥也可用代用品,如以水牛角代犀牛角,山羊角代羚羊角等,但用量稍大于原動物藥!
朱良春先生對于蟲類藥研究的成果,最早發表于1963-1964年的《中醫雜志》上,并于1980年正式出版《蟲類藥的應用》一書,是我國專門研究動物藥的第一部專著,在學術界影響很大,多次重印,并于1994年增訂再版。書中詳述了蟲類藥在臨床各科應用的實踐經驗,療效顯著,深受臨床工作者推崇。
感謝張海濤主任的講述和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