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中醫藥

 找回密碼
 注冊
樓主: 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曹東義師徒每日一講散記

[復制鏈接]
2141
 樓主| 發表于 2022-10-11 20:08:16 | 只看該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2年10月8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衡水市中醫師王群才講述曹東義教授編著的《永遠的大道國醫》這本書的內容。
       第二章:冷眼再看中醫初遇西醫時。
       第五節:回歸中醫才能振興中醫。
        “回歸中醫”是鄧鐵濤教授對中醫界發出的召喚!耙驗橛兴懊允А,所以要“回歸”。只有回歸中醫,才能做鐵桿中醫。迷失的主要表現是什么呢?曹教授認為,主要表現在中醫診察手段的退化丶辨證理論的萎縮與指導思想的異化。   
       古人說,有非常之人,才能成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才能有非常之功。
        本節內容較多,共分為二小節論述。
        屆時我們共同學習具體內容。
       祝賀河北衡水市中醫師王群才講座成功!他講述了曹東義編著的《永遠的大道國醫》第二章 第五節:回歸中醫才能振興中醫。
        “回歸中醫”是鄧鐵濤教授對中醫界發出的召喚!耙驗橛兴懊允А,所以要“回歸”。迷失的主要是“道”,是發展道路的異化和西化,是實踐證明走不通的道路,也是中醫被邊緣化的主要原因。
一百年“求同存異”,匯通,匯而不通,中醫求同存異丟了自己;只有“求異存同”,才能走向復興。
        “求異存同”,就是回歸中醫的個性,彰顯與西醫的不同,然后才能走向復興。

感謝王群才醫師的講述和分享。

2142
 樓主| 發表于 2022-10-11 20:09:03 | 只看該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2年10月9日),“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王紅霞主任與大家一起學習《中醫神志病學》一書,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醫學模式的的轉變,各類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增高,中醫神志病學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一門重要的兼顧基礎理論與臨床應用的學科。今天繼續學習第五章神志疾病臨證辨治思路與原則,第一節以神志異常癥狀為核心的辨治思路,祥情我們一起期待!
祝賀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碩士導師王紅霞主任講座成功!她與大家一起學習了《中醫神志病學》第五章,第一節以神志異常癥狀為核心的辨治思路。
      西方醫學把人的精神狀態主要區分為亢奮和低落,前者需要抑制,后者需要興奮劑。
      中醫學則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不同的細致劃分,并且與臟腑本身的虛實,以及臟腑之間的生克制化聯系起來,因此這個體系很復雜,臨床辨治的內容相應地就很豐富。
       而且很多情治病,與人的信仰也有很大關系。
感謝王紅霞主任的講述和分享。

2143
 樓主| 發表于 2022-10-11 20:09:33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10月10日)晚上“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霍立軒中醫師向各位同道繼續分享《鄧鐵濤著作全集》。



本周一我們主要學習:
祛瘀法及其應用(上)

祛瘀法屬于理血法中的一個部分,是中醫學中有其獨特之處的一種治療經驗。
這一治法,源于漢代,發揚于晚清,現代更有新的發展。
“瘀”是血流阻滯,蓄積于脈道之內、外。
血瘀的形成過程,一般是血已離經,未出體外,停滯于內。如跌打損傷,或因病出血處理不當,或月經、產后致絡脈受傷等,均可繼發血瘀之證。
氣為血帥,氣分受病亦引致血瘀之證。如因病氣郁或氣滯,使血行受阻,乃致血瘀;更有由于氣虛,推動血行乏力,血行不暢,漸致血瘀。前者純屬實證,后者為虛中挾實證。
此外,邪熱入營入血,或濕熱、痰火阻遏脈絡不通,均能導致血瘀之證。
從上述可見,引起血瘀的病證甚為廣泛,跌打損傷、溫熱病以至臨床各科疾病都有血瘀之證。臨床實踐證明凡兼血瘀的病證,用祛瘀法治療,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祝賀河北中醫霍立軒中醫師在隆堯縣講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繼續分享了《鄧鐵濤著作全集》關于祛瘀法及其應用(上)的有關內容。
鄧老認為,《素問》對于血瘀證有所論述,而治療主要是針刺,《腹中論》提到“血枯”(病即閉經)以四烏鲗骨一蘆茹(茜根)丸治療。茜根有活血去瘀的作用。
可見《內經》時代對“瘀”與“祛瘀”的認識還淺。
漢代對瘀血的辨證治法,有一些可貴的經驗,有些理論與經驗沿用至今,值得作進一步的研究。具體內容,見于《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書,其所討論的病證有蓄血證、癥病、產后腹痛等。
        張仲景治瘧疾的鱉甲煎丸、治血痹虛勞的大黃蟅蟲丸、治腸癰的大黃牡丹皮湯等,都是祛瘀方劑。其中,大黃牡丹皮湯對于急性闌尾炎有良效;鱉甲煎丸對于瘧疾脾腫大有效,亦有用于肝病而致肝脾腫大者。
        感謝霍立軒醫師的講述和分享。

2144
 樓主| 發表于 2022-10-11 20:11:20 | 只看該作者
群公告
直播即將開始~
今晚8點(2022年10月11日),相約燕趙中醫書院直播間,繼續聽《曹東義帶你一起學內經》第152講《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和《靈樞》外揣第四十五。
曹東義,主任中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師帶徒指導老師,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原副院長,師承國醫大師鄧鐵濤、朱良春,現任河北中醫學院扁鵲文化研究院院長、燕趙中醫書院執行院長、河北省中醫藥文化交流協會創會副會長、中華傳統中醫學會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一技之長專業委員會會長,出版著作40余部,發表論文180余篇,文字累計500余萬。代表著作《中醫外感熱病學史》《中醫群英戰SARS》《回歸中醫》《捍衛中醫》《關注中醫》《中醫近現代史話》《永遠的大道國醫》《中醫大智慧》等。善于治療呼吸道疾病、風濕病,調理亞健康。
今日講座內容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
    黃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溫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氣合而有形,得臟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時之氣使然。
  黃帝曰:愿聞四時之氣。岐伯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于身,故甚也。
  黃帝曰:有時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應四時之氣,臟獨主其病者,是必以臟氣之所不勝時者甚,以其所勝時者起也。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順天之時,而病可與期。順者為工,逆者為麤。
  黃帝曰:善,余聞刺有五變,以主五輸。愿聞其數。岐伯曰:人有五臟,五臟有五變。五變有五輸,故五五二十五輸,以應五時。
  黃帝曰:愿聞五變。岐伯曰:肝為牡藏,其色青,其時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為牡藏,其色赤,其時夏,其日丙丁,其音征,其味苦;脾為牝藏,其色黃,其時長夏,其日戊己,其音宮,其味甘;肺為牝藏,其色白,其音商,其時征,其日庚辛,其味辛;腎為牝藏,其色黑,其時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是為五變。
  黃帝曰:以主五輸奈何?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滎;時主夏,夏刺輸;音主長夏,長夏刺經;味主秋,秋刺合。是謂五變,以主五輸。
  黃帝曰:諸原安和,以致五輸。岐伯曰:原獨不應五時,以經合之,以應其數,故六六三十六輸。
  黃帝曰:何謂藏主冬,時主夏,音主長夏,味主秋,色主春。愿聞其故。岐伯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于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于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謂五變也。

《靈樞》外揣第四十五
    余聞九針九篇,余親受其調,頗得其意。夫九針者,始于一而終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針者,小之則無內,大之則無外,深不可為下,高不可為蓋,恍惚無竅,流溢無極,畬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時之變也,然余愿雜之毫毛,渾束為一,可乎?岐伯曰:明乎哉問也,非獨針道焉,夫治國亦然。
  黃帝曰:余愿聞針道,非國事也。岐伯曰:夫治國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淺,雜合而為一乎。
  黃帝曰:愿卒聞之。岐伯曰:日與月焉,水與鏡焉,鼓與響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鏡之察,不失其形,鼓響之應,不后其聲,動搖則應和,盡得其情。
  黃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陰陽也。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臟波蕩,若是則內外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似形。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是謂陰陽之極,天地之蓋,請藏之靈蘭之室,弗敢使泄也。

2145
發表于 2022-10-11 21:33: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滄海一粒粟 于 2022-10-11 22:01 編輯
馬京雪 發表于 2022-10-11 20:11
群公告
直播即將開始~
今晚8點(2022年10月11日),相約燕趙中醫書院直播間,繼續聽《曹東義帶你一起學內 ...

黃帝內經、難經理論是建立在唯心論基礎之上,是古人探索自然與疾病抗爭過程得出的非常粗淺的經驗認識、經驗理論,這些內容大多是毫無根據天馬行空的主觀臆想。其認識水平之低、錯誤之多令人不堪卒讀,如果現代人仍然把古人這些粗淺的、錯誤的主觀臆想當做科學超科學知識到處宣傳是極不理智的,是一種反智反科學行為。

醫學理論來源于生活實踐,必須如實反映臨床實踐,并且需要在實踐中修正理論的錯誤。然而內經難經理論自從誕生以來就不曾改變過,就醫學發展規律來講,二千年前古人對人體的認識必然受到時代限制,不可能提出超過現代認知水平的醫療理論。黃帝內經難經只是我們祖先對自然對人體模糊的似是而非的主觀認識,僅僅停留在事物表象以及主觀臆想的基礎之上。
2146
發表于 2022-10-11 21:42: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滄海一粒粟 于 2022-10-11 22:10 編輯
馬京雪 發表于 2022-10-4 20:11
群公告
直播即將開始~
今晚8點(2022年10月4日),相約燕趙中醫書院直播間,繼續聽《曹東義帶你一起學內 ...

厥氣客于心,則夢見丘山煙火;

客于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

客于肝,則夢山林樹木;

客于脾,則夢見丘陵大澤,壞屋風雨;

客于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

~~~~~~~~~~~~~~~~~~~~~~~~~~~~~~~~~~~~~

厥氣與三魂七魄鬼魂一樣,純屬主觀臆想。

要不厥氣為何物,為何沒有專家專門論述。

2147
發表于 2022-10-13 09:25:43 | 只看該作者
滄海一粒粟 發表于 2022-10-11 13:33
黃帝內經、難經理論是建立在唯心論基礎之上,是古人探索自然與疾病抗爭過程得出的非常粗淺的經驗認識、經 ...

劉亦之你把古人的人體運動物理實驗除掉,你也不做實驗,信口開河“黃帝內經、難經理論是建立在唯心論基礎之上,是古人探索自然與疾病抗爭過程得出的非常粗淺的經驗認識、經驗理論,這些內容大多是毫無根據天馬行空的主觀臆想!焙巵y造,造謠誹謗中醫。
2148
發表于 2022-10-13 09:48:47 | 只看該作者
滄海一粒粟 發表于 2022-10-11 13:42
厥氣客于心,則夢見丘山煙火;

客于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

劉亦之你站在物質上觀察厥氣,問厥氣是什么?厥氣是物質的運動。你還滿嘴科學,你用科學對中醫進行誹謗是真。
2149
 樓主| 發表于 2022-10-13 20:16:36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10月11日)的“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張培紅主任為大家講述《國醫大師朱良春全集·常用蟲藥卷》,主要學習朱老對水牛角和山羊角的用藥心得。
    請大家關注收聽張培紅的講述。
            祝賀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張培紅主任講座成功!她為大家講述了《國醫大師朱良春全集·常用蟲藥卷》朱老對水牛角和山羊角的用藥心得。
     朱良春先生善用動物藥,犀牛角、羚羊角都是國家保護動物,不能再做藥物使用,就用水牛角、山羊角替代。
      水牛角,中藥名。是中藥犀角的代用品,功能有清熱,涼血,定驚,解毒。治傷寒溫疫熱入血分,驚狂,煩躁,譫妄,斑疹,發黃,吐血,衄血,下血,癰疽腫毒。
     山羊角,中藥材名。本品為?苿游锴嘌虻慕。功能主治為:①《本草新編》:;钏姥,磨山羊角一分,入酒中送下。②《醫林纂要》:功用近羚羊角。③《吉林中草藥》:鎮靜,退熱,明目,止血。治小兒驚癇,頭痛,產后腹痛,經痛。


      感謝張培紅主任的講述和分享。

2150
 樓主| 發表于 2022-10-13 20:17:35 | 只看該作者
今天晚上(2022年10月12日)的空中課堂,由王秀民繼續與大家一起學習《傷寒論》的太陽篇!秱摗窞闈h醫經典著作,全書12卷,F今遺存10卷22篇。列方113首,應用藥物82種,書中確立了六經辨證體系,其中記載方劑,大多療效可靠,切合臨床實際,精于選藥,講究配伍,主治明確,效驗卓著,經歷代醫家的反復應用,屢試有效,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太陽篇。敬請期待王秀民講述和分享!
       祝賀河北中醫王秀民主任在石家莊市中醫院講座成功!她繼續與大家一起學習了《傷寒論》的太陽篇。
      太陽病是外感傷寒的最初階段,按說應該在表,很簡單的、很輕淺,容易處理,見效也很容易。
因此,孫思邈《千金翼方》中對《傷寒論》研究的結果是:“尋方大意不過三種,一則桂枝、二則麻黃、三則青龍,此之三方,凡療傷寒不出之也”。
但是,張仲景《傷寒論》的太陽篇,內容最多,很復雜,這是為什么?孫思邈又感慨地說說:“尋思旨趣,莫測其致,所以醫人未能鉆仰!
      宋代林億說“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學之,其間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孫思邈輩,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
只是到了宋代之后,人們逐漸揭開了其中的秘密。

      感謝王秀民主任的講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導航中醫藥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5 20:33 , Processed in 0.1402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四房播色综合久久婷婷|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