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中醫藥

 找回密碼
 注冊
樓主: 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曹東義師徒每日一講散記

[復制鏈接]
2181
 樓主| 發表于 2022-11-8 20:21:21 | 只看該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醫學院藥學院張慧康。
        今晚(2022年11月3日)我們將以《本草三家合注》為主要參考書目,來共同學習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神農本草經》。今天要分享的是《神農本草經》中的“王不留行”“青蘘”“柏實”三味藥。
        請師父、各位師兄師姐們不吝指教!

敬請期待張慧康講述和分享!
        祝賀河北中醫學院藥學院張慧康碩士講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為主要參考書目,分享了《神農本草經》中的“王不留行”“青蘘”“柏實”三味藥。
       王不留行,為石竹科植物麥藍菜Vaccaria segetalis( Neck.)Garcke的干燥成熟種子。夏季果實成熱、果皮尚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干。
        氣味」苦,平,無毒。普曰∶神農∶苦,平;岐伯、雷公∶甘。元素曰∶甘、苦,平。
陽中之陰。

「主治」金瘡止血,逐痛出刺,除風痹內寒。久服輕身耐老增壽(《本經》)。
止心煩鼻衄,癰疽惡瘡 乳,婦人難產(《別錄》)。
柏實是側柏果實,又稱柏子仁、柏仁、柏子、側柏仁、柏子仁霜。有安心神,潤肝腎功效。主治:驚厥,小兒驚厥,神志不清,腹痛出虛汗,小便不利,有安神鎮靜的作用。其氣味清香,能透心腎,益脾胃。
感謝張慧康碩士的講述和分享!

2182
 樓主| 發表于 2022-11-8 20:23:09 | 只看該作者
各位中醫同道,中醫愛好者:
        大家好。2022年11月4日)“世中聯一技之長分會”《空中課堂》周五講課組成員雷寶淳跟大家一起學習《醫學三字經》,本書是清代大醫學家陳修園先生所著醫學啟蒙之作,以《內經》、仲景之書為根本,言簡意賅,通俗而不離經旨。由此入門習醫,可以不入歧途。
       我以為,此書不僅初學必讀,而且是診家必備,時時研習,常有心得。以詩贊之:醫學啟蒙三字經,清源正本圣心明。升堂捷徑修園指,理法得來可順行。

    今天分享的內容是【中風第二】和【虛癆第三】
內容原文如下:
【中風第二】
  人百病,首中風,驟然得,八方通,閉與脫,大不同,開邪閉,續命雄,回氣脫,參附功,顧其名,思其義,若舍風,非其治,火氣痰,三子備,不為中,名為類,合而言,小家伎,瘖喎邪,昏仆地,急救先,柔潤次,填竅方,宗金匱。
【虛癆第三】
  虛癆病,從何起,七情傷,上損是,歸脾湯,二陽旨,下損由,房幃彌,傷元陽,虧腎水,腎水虧,六味擬,元陽傷,八味使,各醫書,伎止此,甘藥調,回生理,建中湯,金匱軌,薯蕷丸,風氣弭,蟅蟲丸,干血以,二神方,能起死。

      期待雷寶淳分享,歡迎批評指正
        祝賀河北中醫雷寶淳在河北醫大講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學習了《醫學三字經》 【中風第二】、【虛癆第三】
  中風臨床表現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突然發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強言塞、智力障礙為主要特征。腦中風包括缺血性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塞、腦栓塞)、出血性中風(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高血壓腦病和血管性癡呆四大類。
       虛勞病主要是臟腑機能不足,氣血、陰陽俱虛,造成整個機體功能低下,虛勞的常見原因如下:
1、先天稟賦不足:2、后天失養,3、病后失調;蛞驗檫^度的勞累以及精神緊張、煩躁或者是其它一些相關的因素而引起的。
常用中藥方:補中益氣丸,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

      感謝雷寶淳的講述和分享。

2183
 樓主| 發表于 2022-11-8 20:23:57 | 只看該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2年11月5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衡水市中醫師王群才講述曹東義教授編著的《永遠的大道國醫》這本書的內容。
       第三章:正視中醫現實作用。
        第三節:中醫向世界貢獻免疫技術。
        中醫在向傳染病做斗爭的時候,不僅深入探索免疫思想,而且積極探索免疫技術,歷史悠久,方法豐富根據諸多古文獻資料記載,發明了隔離病人的方法,并且正氣充盛是戰勝傳染病的關鍵。中醫治療的時候可以解毒排毒,給毒出路。對于進入人體的邪毒是否可以“提取毒素",成為防治疾病的有用之物?善于“化毒為藥”的中醫又開始了新的探索。比如天花人痘疫苗的創制成功,就說明了古人克毒制勝的巨大智慧。
        屆時我們共同學習具體內容。
       祝賀衡水市中醫師王群才講座成功!他講述了曹東義《永遠的大道國醫》這本書:回歸中醫才能振興中醫。
        “回歸中醫”是鄧鐵濤教授對中醫界發出的召喚,
回歸中醫,首重中醫自主意識復蘇
回歸中醫,就要堅持中醫理論指導
回歸中醫,就是要堅持自己的評定標準
“因為有所“迷失”,所以要“回歸”。只有回歸中醫,才能做鐵桿中醫。
感謝王群才醫師的講述和分享。

2184
 樓主| 發表于 2022-11-8 20:25:39 | 只看該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2年11月6日),“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王紅霞主任與大家一起學習《中醫神志病學》一書,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醫學模式的的轉變,各類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增高,中醫神志病學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一門重要的兼顧基礎理論與臨床應用的學科。今天繼續學習第五章神志疾病臨證辨治思路與原則,,祥情我們一起期待!
祝賀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碩士導師王紅霞主任講座成功!她與大家一起學習了《中醫神志病學》一書第五章神志疾病臨證辨治思路與原則。
        中醫與西醫的世界觀不一樣,因此治療神志疾病的思路不一樣,西醫擅長抑制和興奮的策略,中醫長于臟腑辨證。
因為西醫受機械唯物主義影響大,所以有這樣的應對策略;
中醫認為五臟都與人的精神有關系,五臟屬于“五神臟”,所以“治五臟”,就是“治精神”,最高的準則是“上守神”。

感謝王紅霞主任的講述和分享。

2185
 樓主| 發表于 2022-11-8 20:26:10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11月7日)晚上“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馬京雪醫師向各位同道分享《陳士鐸學術思想研究暨<辨證錄>總結》。

       陳士鐸,字敬之,號遠公,別號朱華子,又號蓮公,自號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約生于明朝天啟年間,卒于清朝康熙年間。據嘉慶八年《山陰縣志》記載:“陳士鐸,邑諸生,治病多奇中,醫藥不受人謝,年八十余卒!,為清代初期的著名醫學家。陳氏上承家學,廣泛訪求全國各地名醫與民間治病經驗,通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形成了陳氏風格鮮明的學術思想,并勤于著書立說。陳氏生活的年代恰逢明末清初的朝代更迭、社會動蕩的時代,其幼年接受儒家思想教育,是以其著作受到正統思想的影響,形式上與內容中多反映出抗爭的思想,致使其著作在滿清執政的社會時期大多亡佚或未能刊行。   
        敬請期待馬京雪醫師的講述。
祝賀河北中醫馬京雪醫師講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陳士鐸學術思想研究暨<辨證錄>總結》。

       陳士鐸為清代初期的著名醫學家,曾有儒家思想教育的深厚底蘊,又適逢明末清初的大家的事情變化,他與傅山、傅青主一樣,“不在朝廷”,而身在民間,行醫治病,研習醫學,有很多深刻的認識,其著作雖多,但滿清執政的社會時期大多亡佚或未能刊行。   
        醫學家的命運,與社會變革交織在一起,看破紅塵的醫學家,多有很大成就,與他和傅青主同時代的喻嘉言也是這樣的醫學家,說話的態度,文章的風格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感謝馬京雪醫師的講述。

2186
 樓主| 發表于 2022-11-8 20:28:28 | 只看該作者
群公告
直播即將開始~
今晚8點(2022年11月8日),相約燕趙中醫書院直播間,繼續聽《曹東義帶你一起學內經》第156《靈樞》五色第四十九。


今日內容為相面必備知識
曹東義,主任中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師帶徒指導老師,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原副院長,師承國醫大師鄧鐵濤、朱良春,現任河北中醫學院扁鵲文化研究院院長、燕趙中醫書院執行院長、河北省中醫藥文化交流協會創會副會長、中華傳統中醫學會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一技之長專業委員會會長,出版著作40余部,發表論文180余篇,文字累計500余萬。代表著作《中醫外感熱病學史》《中醫群英戰SARS》《回歸中醫》《捍衛中醫》《關注中醫》《中醫近現代史話》《永遠的大道國醫》《中醫大智慧》等。善于治療呼吸道疾病、風濕病,調理亞健康。
今日講座內容
《靈樞》五色第四十九
    雷公問于黃帝曰:五色獨決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謂也。黃帝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于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
  雷公曰:五言之辨,奈何?黃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臟次于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首面上于闕庭,王宮在于下極,五臟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見,明堂潤澤以清,五官惡得無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聞乎?黃帝曰:五色之見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襲者,雖病甚,不死矣。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黃帝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
  雷公曰:病之益甚,與其方衰,如何?黃帝曰:外內皆在焉。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其脈口滑以沉者,病日進,在內;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為逆;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堅者,傷于寒,氣口盛堅者,傷于食。
  雷公曰:以色言食之間甚,奈何?黃帝曰:其色麤以明,沉夭者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徹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臟部,有外部有內部也。色從外部走內部者,其病從外走內;其色從內走外者,其病從內走外。病生于內者,先治其陰,后治其陽,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陽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內,反者益甚。其脈滑大,以代而長者,病從外來,目有所見,志有所惡,此陽氣之并也,可變而已。
  雷公曰:小子聞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濕之起也,別之奈何?黃帝曰:常候闕中,薄澤為風,沖濁為痹。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黃帝曰:大氣入于臟腑者,不病而卒死矣。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黃帝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黃帝曰:察色以言其時。雷公曰:善乎!愿卒聞之。黃帝曰:庭者,首面也;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肩也;顴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臟六腑肢節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陰和陽,用陽和陰,當明部分,萬舉萬當。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故曰陰陽。審察澤夭,謂之良工。
  沉濁為內,浮澤為外。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察其散搏,以知遠近;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于心,以知往今。故相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麤,沉天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其色散,駒駒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氣痛,聚未成也。
  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色皆如是。
  男子色在于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高為本,下為首,狐疝(疒貴)陰之屬也。女子在于面王,為膀胱子處之病,散為痛,搏為聚,方員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隨而下至胝,為淫,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
  左為左,右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別鄉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日。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臟,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

2187
 樓主| 發表于 2022-11-8 21:49:59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11月8日)的“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張海濤為大家講述《國醫大師朱良春全集·常用蟲藥卷》,主要學習朱老對海螵蛸、鳳凰衣、雞內金的用藥心得。
   今天晚上的講座提前至7點半開始, 請大家關注收聽張海濤的講述。
     祝賀河北中醫張海濤主任在任丘市中醫院講座成功!他為大家講述了《國醫大師朱良春全集·常用蟲藥卷》朱老對海螵蛸、鳳凰衣、雞內金的用藥心得。
     朱良春先生對于蟲類藥有很深的研究,也有豐富的臨床運用經驗。值得大家認真學習和效仿。
     海螵蛸,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的干燥內殼。分布于浙江、福建、山東等沿海地區。具有收斂止血,澀精止帶,制酸止痛,收濕斂瘡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胃痛吞酸;外治損傷出血,濕疹濕瘡,潰瘍不斂。
     鳳凰衣是雉科動物家雞卵孵雞后蛋殼內的卵膜。具有養陰清肺,斂瘡,消翳,接骨之功效。用于久咳氣喘,咽痛失音,淋巴結核,潰瘍不斂,目生翳障,頭目眩暈,創傷骨折。
     雞內金是指家雞的砂囊內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該品為傳統中藥之一,用于消化不良、遺精盜汗等癥,效果極佳,故而以“金”命名。
    感謝張海濤主任的講述和分享。

2188
 樓主| 發表于 2022-11-16 15:56:15 | 只看該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2年11月9日)的空中課堂我們繼續來學習張曉彤先生的著作《中醫沉思錄》的內容,題目是:鄧鐵濤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的信。鄧老說,新中國成立以前,中醫學受到輕視、歧視和排斥,新中國成立以后,中醫學又處于從屬地位,自從1986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成立以后,中醫藥從屬地位才開始得到改變,中醫事業全面開展和發展,醫、教、研取得不少成績,但可惜的是,原來由外部加給我們的從屬地位,卻悄悄的變成了自我從屬,所謂自我從屬主要表現在中醫醫院的臨床治療上,在病房的中醫藥治療率不是逐漸提高,而是逐步下降了,是中醫藥無用?不會用?還是不想用?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也是一個危機,這個現象如果不能扭轉,勢必每況愈下,中醫藥最后會成為可有可無的東西,中醫藥便沒有存在的價值了,中醫教育也無存在之必要了。要改變這一局面,教材應該怎么辦?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自我從屬的根源,就是對中醫理論不信任,這是一種最大的危機,世界各國都有傳統醫學,但都滅亡了,唯有中醫學一枝獨秀,其原因就是中醫學有一套能夠指導實踐的理論。敬請期待劉敬章的分享和講述。
        祝賀河北中醫劉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縣中醫院講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學習了張曉彤先生的著作《中醫沉思錄》:鄧鐵濤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的信。

鄧老多次上書中央領導,對于推動成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防止抓大放小取消中醫院校獨立建制、中醫藥參與非典防治、設立973中醫藥科研,把中醫藥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為中醫藥發展架設高速路,推動中醫藥立法等,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值得大家敬仰和學習。
上醫醫國,大師風范。

感謝劉敬章的分享和講述。

2189
 樓主| 發表于 2022-11-16 15:57:47 | 只看該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醫學院藥學院張慧康。
        今晚(2022年11月10日)我們將以《本草三家合注》為主要參考書目,來共同學習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神農本草經》。今天要分享的是《神農本草經》中的“紫參”“水萍”“防己”三味藥。
        請師父、各位師兄師姐們不吝指教!

敬請期待張慧康講述和分享!
        祝賀河北中醫學院藥學院張慧康碩士講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為主要參考書目,分享的是《神農本草經》中的“紫參”“水萍”“防己”三味藥。
      中藥紫參性寒,一般具有涼血作用。通?梢杂糜谥委熞蜓獰釋е碌聂、嘔血、咯血、吐血以及尿血、便血、崩漏等癥狀。紫參還具有清熱作用,主要用于治療熱毒瀉痢、濕熱瀉痢、里急后重、發熱、腹痛等癥狀,可與黃蓮、黃芩、金銀花等一起配伍使用。紫參還可用于治療高熱、神昏譫語、驚厥、抽搐、痙攣等癥狀。
水萍是一種生長在水面的浮生植物,有藥用價值。
「釋名」水花《本經》、水白《別錄》、水蘇《別錄》、水廉《吳普》。
【主治】:據《本草綱目》記載為:
暴熱身癢,下水氣,勝酒,長須發,止消渴。久服輕身(《本經》)
下氣。以沐浴,生毛發(《別錄》)
治熱毒、風熱、熱狂、湯火傷、風疹。(《大明》)
防己解離(《本經》)、石解。
時珍曰∶按∶東垣李杲云∶防己如險健之人,幸災樂禍,能首為亂階,若善用之,亦可 御敵。其名或取此義。解離,因其紋解也。
防己固為去下焦血分濕熱之要藥,然其性悍,其氣猛,能走竄決防,大苦大寒,能傷胃氣。凡胃虛、陰虛、自汗、盜汗、口苦、舌干,腎虛小水不利,及胎前產后血虛,雖有下焦濕熱,慎毋用之。犯之為害非細。

感謝張慧康碩士講述和分享!

2190
 樓主| 發表于 2022-11-16 15:58:30 | 只看該作者
本周五晚上(2022年11月11日)的空中課堂我們繼續來學習張曉彤先生的著作《中醫沉思錄》的內容,題目是鄧鐵濤先生論述中醫學之前途。鄧老說,新中國成立以后,中醫學從奄奄一息中蘇醒過來,但是殘弱之軀未能迅速恢復,全國第五屆人大通過的新憲法明文規定,要發展我國傳統醫學,從法律上保護了祖國醫學這個國寶,中醫事業看見了曙光,中醫學的前途是光明的。不過,中醫事業的前進方向如何呢?中醫藥學往哪里發展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大家公認《黃帝內經》為中醫學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黃帝內經》為確立獨特的中醫學理論體系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歷代名醫無不取法經典,深研《黃帝內經》,可見《黃帝內經》蘊藏著強勁的生命力,經過了2000多年而不衰減其學術光輝,這種生命力到底是什么呢?我認為是樸素的辯證法與醫學的結晶。敬請期待劉敬章的分享和講述。
       祝賀河北中醫劉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縣中醫院講座成功!他與大家一起學習了張曉彤先生的著作《中醫沉思錄》的內容“鄧鐵濤先生論述中醫學之前途”。

鄧老說:“我讀魯迅的《吶喊》,你們(學生)讀魯迅的《彷徨》”,現在看來,這仍然是中醫界的現狀。
吶喊的少,彷徨的多。
而且吶喊的不一定能喊醒彷徨的人。
鄧老給自己的挽聯:
“生是中醫人,死是中醫魂”
橫批“鐵桿中醫”。
你想,他寫這個給自己的挽聯的時候,他的心情一定很復雜吧?
鄧老一直說中醫是“和氏璧”,他自己就是“和氏”。
我們覺得他很成功,值得多數人仰慕。
但是,他自己怎樣看自己?
鄧老的心情,與屈原的心情,有某些相似之處。
“雖九死而心未灰”,這種求索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感謝劉敬章主任的分享和講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導航中醫藥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5 22:05 , Processed in 0.11082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四房播色综合久久婷婷|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