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中醫藥

 找回密碼
 注冊
樓主: 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曹東義師徒每日一講散記

[復制鏈接]
2691
 樓主| 發表于 2024-1-29 09:33:58 | 只看該作者
各位中醫同道,中醫愛好者:
        大家好!“世中聯一技之長分會”《空中課堂》周五講課組成員雷寶淳跟大家一起學習《藥性賦》!端幮再x》原書未注明作者,據初步考證大約為金元時代作品。該書歷來都是作為中醫帶徒弟學習中藥的啟蒙書。原書用韻語編成賦體,言簡意賅,朗朗上口,便于誦讀記憶,頗受初學者的珍愛,傳延至今,長盛不衰。

  今天(2024年1月19日)分享的內容是:
茵陳主黃疸而利水,瞿麥治熱淋之有血。
樸硝通大腸,破血而止痰癖;
石膏治頭痛,解肌而消煩渴。

      期待雷寶淳分享,歡迎批評指正
              祝賀河北中醫雷寶淳在河北醫大講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學習了《藥性賦》茵陳主黃疸而利水,瞿麥治熱淋之有血;樸硝通大腸,破血而止痰癖;石膏治頭痛,解肌而消煩渴。
         茵陳,別名牛至、、白毫、耗子爪、田耐里、因塵、馬先、綿茵陳、絨蒿、細葉青蒿、安呂草。經冬不死,春則因陳根而生,故名因陳或茵陳。至夏其苗則變為蒿,故亦稱茵陳蒿。中國民間現尚有以米粉作茵陳糕、團的習慣。茵陳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藥用是茵陳蒿。故有"二月茵陳,五月蒿"的說法。茵陳清熱利濕;退黃。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
        瞿麥,別名高山瞿麥,主治關格諸癃結,小便不通,出刺,決癰腫,明目去翳,破胎墮子,下閉血(《本 經》)。養腎氣,逐膀胱邪逆,止霍亂,長毛發 血塊排膿(《大明》)。
       芒硝,別名硫酸鈉,芒硝?梢灾髦纹破,溫中,消食,逐水,緩瀉。用于胃脘痞,食痞,消化不良,浮腫,水腫,乳腫,閉經,便秘。
        石膏,主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乳金瘡 (《本經》)。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腸胃中結氣,解肌發汗,止消渴煩逆, 腹脹暴氣,喘息咽熱,亦可作浴湯(《別錄》)。
        感謝雷寶淳的講述和分享

2692
 樓主| 發表于 2024-1-29 09:34:46 | 只看該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4年1月20日),”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王群才中醫師講述曹東義教授編著的《外求內養找健康》這本書的內容。
        國醫大師李士懋的 序言:健康長壽是人們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不懈的追求,中醫幾千年以來,對此積累了深厚的理論,探索出豐富的經驗。
        引言:養生保健是中醫的一個理念,也是古人千百年來不懈的追求,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探索的道路曲曲折折,逐漸尋找出來一些正確的方法和理論,值得人們珍惜和借鑒,因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隨意創造,也不能推倒重來。
       第二章:向內保養培正氣,健康生活靠自己。
        向外求仙藥,是養生保健過程之中的早期階段,向內”反求諸己”依靠提高自身抗病能力的養生保健措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向內求的方法自古就有,并且有很深厚理論基礎。
       第三節:柔性運動不競技,快樂健身最受益。
      二、導引氣血,伸展肢體
      三、練五禽戲,仿生健體
      四、學八段錦,輕松健身
        1、兩手托天理三焦
       2、左右開弓似射雕
       3、調理脾胃須單舉
       4、五勞七傷望后瞧
       5、攢拳怒目增氣力
        屆時我們共同學習具體內容。
             祝賀河北中醫王群才中醫師在衡水市講座成功!他講述了曹東義教授編著的《外求內養找健康》  第二章:向內保養培正氣,健康生活靠自己。  第三節:柔性運動不競技,快樂健身最受益。
      二、導引氣血,伸展肢體、  三、練五禽戲,仿生健體、 四、學八段錦,輕松健身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導引圖》,生動地把古人通過運動,以達到養生治病的畫面展現給大家,既生動又形象,十分傳神!秾б龍D》中描述的肢體運動,除極個別的蹲、跪(坐)式外,其余全部為立式運動,F在中國第五套廣播操中的八個動作基本概括了《導引圖》的精華部分。
       五禽戲雖然創始于華佗,但是具體的運動方式卻記載于南北朝,運動模仿虎、鹿、熊、猿、鶴5種動物的動作,是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健身運動。它是一種“動中求靜”、有剛有柔、剛柔并濟的仿生運動法。
         “八段錦”是我國醫療體育的瑰寶之一。它是歷經千百年的篩選,然后編織成八段錦繡般的健身之術。也是一項歷史悠久、簡單易學、行之有效的健身術,值得提倡。除了站立運動的“八段錦”之外,還有“坐式八段錦”特別適合腿腳有病,不便于站立行動的患者鍛煉。堅持日久,也會收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感謝王群才中醫師的講述和分享。

2693
 樓主| 發表于 2024-1-29 09:35:36 | 只看該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4年1月21日),“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王紅霞主任與大家一起學習《中醫神志病學》一書,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醫學模式的的轉變,各類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增高,中醫神志病學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一門重要的兼顧基礎理論與臨床應用的學科。今天繼續學習第十一章形神失和類疾病之梅核氣,祥情我們一起期待!
                祝賀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碩士導師王紅霞主任講座成功!她與大家一起學習了《中醫神志病學》第十一章形神失和類疾病之梅核氣。
       梅核氣是中醫的一種說法,通常是描述患者咽腔內有異物,就像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時發時止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從西醫角度,又稱之為咽異感癥、咽炎。
        梅核氣這個病名,最早相似的名稱來于醫圣張仲景《金匱要略》:“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
              半夏厚樸湯方(《千金》作胸滿,心下堅,咽中占占,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用 半夏一升 厚樸三兩 茯苓四兩 生姜五兩 干蘇葉二兩組成方劑 ,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由于這是治療婦女的咽炎,并且由于婦女在那個時候社會地位不高,又經常在家里邊受“夾板氣”,所以這樣的病證很多,因此張仲景說:“  婦人藏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當然這與更年期有關系。
       現在很多男人也這樣,也有很多社會原因,所以歸于“神志病”之中。
         感謝王紅霞主任的講述和分享。
2694
 樓主| 發表于 2024-1-29 09:36:14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1月22日)晚上“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霍立軒中醫師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東義教授主編的《醫經學派》一書。
該書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周一我們主要學習:

第三章  醫經學派對中醫學術發展的影響

四、指導建立溫病辨證體系
(五)“辛溫解表難用”由來已久

五、堅守道術并重逐漸走向復興
(一)輝煌歷史難掩近代坎坷
(二)道術并重才能復興中醫
             祝賀河北中醫霍立軒中醫師在隆堯縣講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東義教授主編的《醫經學派》第三章  醫經學派對中醫學術發展的影響、四、指導建立溫病辨證體系、(五)“辛溫解表難用”由來已久、 五、堅守道術并重逐漸走向復興
(一)輝煌歷史難掩近代坎坷(二)道術并重才能復興中醫。
清初的傷寒學家如喻嘉言、汪友苓等,也強調不可用麻黃湯、桂枝湯治療溫病。到溫病學學說成熟之后,便把辛涼解表作為外感熱病表證的基本治法。吳鞠通所創制的銀翹散、桑菊飲等辛涼解表方藥,至今仍十分盛行。
       西方醫學的傳入,改變了中醫傳承的道路,但是,隨著新技術引入醫學,化學制藥迅速發展,也出現了世界性的醫學難題。這就是:慢性病高發難以治愈,醫療費用高昂難以支付,化學制藥濫用成災。
慢性病成因復雜難于根治,中醫藥善于解決復雜問題,這與它的方法論有關。中醫是道術并重的醫學體系,一百年的坎坷道路,主要是“重術輕道”,不承認中醫的指導理論陰陽五行臟腑經絡學說,只接受中醫的方藥和技術,并且錯誤地提出“廢醫存藥”和“廢醫驗藥”的錯誤主張,造成了中醫事業的衰退。
感謝霍立軒中醫師的講述和分享。

2695
 樓主| 發表于 2024-1-29 09:37:05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1月23日)的“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河北中醫藥大學扁鵲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張培紅主任繼續為大家講述《扁鵲學術思想研究》之扁鵲生活年代
        請大家關注收聽張培紅的講述。
              祝賀河北中醫藥大學扁鵲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張培紅主任講座成功!她繼續為大家講述了《扁鵲學術思想研究》之扁鵲生活年代。
       關于扁鵲的生活年代,網上和工具書的記載很多都是錯誤的,大多說他生活于公元前407至310年,這是錯誤的。
有些學者按照“唯物主義”、反對封建迷信,而人為強行“認定”了扁鵲的生活年代,沒有尊重司馬遷的考證意見,比扁鵲實際的生活年代晚了150年左右。
司馬遷記載扁鵲為趙簡子治病,其資料來源于趙國的史書,事件的前因后果可考可證。根據《左傳》的記載,記錄這件事的董安于,是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他在公元前496年被逼迫自盡了。因此,扁鵲診趙簡子這件事,只能發生在董安于還活著的時候。只是要說清這件事情,破費周折,因為其牽扯的事件很復雜,是一個大背景下的歷史事件,也是中國歷史由春秋步入戰國的起因。
      “扁鵲診趙簡子”所以被記載于史書之中,是因為這件事關系到晉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大家的事情事變。這個歷史事件,是由趙簡子不請示晉國國君就殺了邯鄲趙午而引發了內亂,被孔夫子稱為“趙鞅入于晉陽以叛”。
趙鞅就是趙簡子的名字,“趙簡子”是趙鞅死后的謚號?追蜃庸479年逝世,而趙簡子此后3年才去世,孔夫子不知道趙鞅日后的謚號是“趙簡子”。歷史上的晉陽,就是現在的太原市。
根據《左傳·定公十三年》記載,趙簡子在公元前497年前后,惹出來一場麻煩,幾乎導致滅頂之災。那是他成為正卿之后,日益獨斷專行,飛橫跋扈引起來的。
        感謝張培紅院長主任的講述和分享。

2696
 樓主| 發表于 2024-1-29 09:37:55 | 只看該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4年1月24日)的空中課堂我們繼續來學習《體質腫瘤學》的內容,題目是:腫瘤的治療——三辨六法治腫瘤。西方醫學治療腫瘤的方法呢,經過10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手術、放療和化療為主的三大傳統治療手段,治療結果呢也是毀譽參半,導致人人談癌色變,但是目前為止仍然牢牢占據著主流醫學的寶座。而我們偉大的祖國醫學早在3500年前的殷商時代,古人對腫瘤即有發現,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瘤”的記載,流聚而生腫,留聚不去的意思,亦稱“毒瘤”。24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論述了“癥瘕積聚”、“石瘕”、“腸蕈”、“癖結”的病機、癥狀、治則和治法,表明了中醫學對于腫瘤病已經有了比較全面而深刻的理論認識和醫療實踐。幾千年以來,歷朝歷代的中醫學家經過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反復驗證,總結出了中醫治療腫瘤的獨特診療系統:外治技術同內服湯藥相結合,內外同治,雜合以治,理法方藥俱備,使無數腫瘤患者實現了綠色抗癌,帶瘤生存,并且簡便驗廉,無痛無創,人人治得起,人人都適宜,尤其是減輕了醫保的巨大負擔,值得大力推廣。
              祝賀河北中醫劉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縣中醫院講座成功!他與大家一起繼續來學習了《體質腫瘤學》三辨六法治腫瘤的有關內容。
        癌癥雖然是世界級的難題,特別是晚期癌癥,目前尚沒有特殊的有效方法進行攻克。但中醫治療癌癥還是有很多的優勢,比如可以延長壽命,減輕癌癥的癥狀,或者獲得臨床緩解的效果,這樣的事情時常發生,而且中醫 的治療方法,也不是一個單方,或者某個抗藥物,某個化學成分起了作用。這是西方對抗療法所難以了解的學術原理。
         中醫用辨證論治的方法提出治法及選擇方藥,中醫認為腫瘤的發生是因本虛標實即正虛邪實的情況,中醫在治療腫瘤時是通過祛邪扶正及調和陰陽的方法進行治療。中藥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也可減輕放療、化療及手術引起的副作用,使患者治療更加全面,有利于患者治療過程的持續和恢復。
        感謝劉敬章主任的講述和分享。
2697
 樓主| 發表于 2024-1-29 09:38:40 | 只看該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張慧康。
        今晚(2024年1月25日)我們將以《張廷模臨床中藥學講稿》為主要書目,來共同溫習臨床中藥學的知識內容。
        今天分享各論部分第三十一講“清虛熱藥青蒿、地骨皮、白薇、胡黃連、銀柴胡”,內容為上述藥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點、配伍應用及使用注意。
        請師父、各位師兄師姐們不吝指教!

敬請期待張慧康講述和分享!
              祝賀河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張慧康碩士講座成功!他以《張廷模臨床中藥學講稿》為主要書目,共同溫習了臨床中藥學第三十一講“清虛熱藥青蒿、地骨皮、白薇、胡黃連、銀柴胡”,內容為上述藥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點、配伍應用及使用注意。
       青蒿主治疥瘙痂癢惡瘡,殺虱,治留熱在骨節間,明目(《本經》)。李時珍曰∶青蒿得春木少陽之氣最早,故所主之證,皆少陽、厥陰血分之病也。按《月令 通纂》,言伏內庚日,采青蒿懸于門庭內,可辟邪氣。陰干為末,冬至、元旦各服二錢亦良 。觀此,則青蒿之治鬼疰伏尸,蓋亦有所伏也。
           地骨皮,別名枸杞皮,為茄科、枸杞屬植物。具有退熱除蒸之效,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等功效。
        白薇有除虛煩、清熱散腫、生肌止痛之效,可治產后虛煩嘔逆,小便淋瀝,腎炎,尿路感染,水腫,支氣管炎和風濕性腰腿痛等。
        胡黃連與黃連,名稱相似,且均為苦寒清熱燥濕之品,善除胃腸濕熱,同為治濕熱瀉痢之良藥。然胡黃連善退虛熱,除疳熱;而黃連則善清心火,瀉胃火,為解毒要藥。

感謝張慧康碩士的講述和分享!

2698
 樓主| 發表于 2024-1-29 09:39:19 | 只看該作者
今天晚上(2024年1月26日)的空中課堂我們繼續來學習《體質腫瘤學》的三辨六法治腫瘤。三辨就是西醫辨病、中醫辨證和中醫辨體質相結合的辨證體系,體現的是以中醫為主導,以西醫做支持,中西醫聯合抗癌,盡可能多的綠色抗癌的診療思想。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勢下的大勢所趨,也是平民百姓多年之所盼,更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唯一出路!
             祝賀河北中醫劉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縣中醫院講座成功!他繼續與大家一起學習了《體質腫瘤學》的三辨六法治腫瘤。三辨就是西醫辨病、中醫辨證和中醫辨體質相結合的辨證體系,體現的是以中醫為主導,以西醫做支持,中西醫聯合抗癌,盡可能多的綠色抗癌的診療思想。
         2019年9月23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其中提到:癌癥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要求,深入開展癌癥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其中提到:
      提升癌癥中醫藥防治能力。制訂完善癌癥中醫藥防治指南、診療方案和臨床路徑,挖掘整理并推廣應用癌癥中醫藥防治技術方法,探索創新符合中醫理論的癌癥診療模式,培養癌癥中醫藥防治專業人才。 開展癌癥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探索中西醫結合防治癌癥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形成并推廣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在腫瘤多學科診療工作中,規范開展中醫藥治療,發揮中醫藥的獨特作用和優勢。 強化癌癥中醫藥預防及早期干預。發揮中醫“治未病”作用,研究梳理中醫藥防癌知識并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健康教育服務項目內容。
       感謝劉敬章主任的講述和分享。
2699
 樓主| 發表于 2024-1-29 09:40:03 | 只看該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4年1月27日),”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王群才中醫師講述曹東義教授編著的《外求內養找健康》這本書的內容。
        國醫大師李士懋的 序言:健康長壽是人們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不懈的追求,中醫幾千年以來,對此積累了深厚的理論,探索出豐富的經驗。
        引言:養生保健是中醫的一個理念,也是古人千百年來不懈的追求,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探索的道路曲曲折折,逐漸尋找出來一些正確的方法和理論,值得人們珍惜和借鑒,因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隨意創造,也不能推倒重來。
       第二章:向內保養培正氣,健康生活靠自己。
        向外求仙藥,是養生保健過程之中的早期階段,向內”反求諸己”依靠提高自身抗病能力的養生保健措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向內求的方法自古就有,并且有很深厚理論基礎。
       第三節:柔性運動不競技,快樂健身最受益。
      四、學八段錦,輕松健身
        六、兩手攀足固腎腰
        七、搖頭擺尾去心火
        八、背后七顛百病消
       第四節:取法太極,行氣強體
       屆時我們共同學習具體內容。
               祝賀河北中醫王群才中醫師在衡水市講座成功!他講述了曹東義教授編著的《外求內養找健康》 第二章:向內保養培正氣,健康生活靠自己、 第三節:柔性運動不競技,快樂健身最受益。 第四節:取法太極,行氣強體
       太極拳是很流行的中國功夫,很有代表性的柔性健身運動,關于它的起源、流傳有很多說法。綜合各家觀點,可以看出它在民間流傳多年,在清末才逐漸成數,并變化出不同的流派。
比較公認的說法是,河南溫縣的陳式太極拳流傳比較早,河北永年的楊露禪楊式太極拳源出于陳氏,而有所變化。太極拳是楊露禪帶到北京之后,在他的手里才得以被官家子弟練習,逐漸由民間走向了普及化的道路。具體的故事雖然有出入,但是主線比較明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河北廣府(今永年縣)人。楊露禪自幼好武,因家貧,迫于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店“太和堂”中干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忠實可靠,又聰明能干,便派他到故鄉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家中做工。適逢陳長興練習民間的拳法,并借陳德瑚家的大院子授徒。楊露禪心中十分羨慕,有心拜師學藝,但一者事繁,二者又怕陳不收自己。他雖然懂得江湖禁忌, 但因學藝心切,便在陳氏師徒練拳時,在一旁觀看,用心記下某些招式,無人時便私下練習。后被陳發現,見其是可造之才,不但沒有怪罪他,反而大膽摒棄門戶之見和江湖禁忌,和陳德瑚商量,準其在業余時間正式學習太極拳。
感謝王群才中醫師的講述和分享。

2700
 樓主| 發表于 2024-1-29 09:40:47 | 只看該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4年1月28日),“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王紅霞主任與大家一起學習《中醫神志病學》一書,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醫學模式的的轉變,各類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增高,中醫神志病學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一門重要的兼顧基礎理論與臨床應用的學科。今天繼續學習第十一章形神失和類疾病之奔豚氣,祥情我們一起期待!
                 祝賀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碩士導師王紅霞主任講座成功!她與大家一起學習了《中醫神志病學》第十一章形神失和類疾病之奔豚氣的有關內容。
          奔豚或者叫做奔豚氣,是中醫當中的病名診斷術語,中國古典醫籍《金匱要略》里面有一個章節專門論述奔豚氣。奔豚的特點是患者感覺有一股氣從少腹上沖胸咽為主要癥狀特征。發作時,常伴見腹痛、胸悶氣急、心悸、驚恐、煩躁不安,甚則抽搐、厥逆,或少腹有水氣上沖至心下,或兼有乍寒乍熱等。
        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
        奔豚氣上沖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
             甘草 芎窮 當歸各二兩 半夏四兩 黃芩二兩 生葛五兩 芍藥二兩 生姜四兩 甘李根白皮一升
        右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發汗后,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主之。
    桂枝五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發汗后,臍下悸者,欲作賁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茯苓半斤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 桂枝四兩
         右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感謝王紅霞主任的講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導航中醫藥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1 06:15 , Processed in 0.05657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四房播色综合久久婷婷|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