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六晚上(2024年3月16日),”一技之長•空中課堂”由王群才中醫師講述曹東義教授編著的《外求內養找健康》這本書的內容。
國醫大師李士懋的 序言:健康長壽是人們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不懈的追求,中醫幾千年以來,對此積累了深厚的理論,探索出豐富的經驗。
引言:養生保健是中醫的一個理念,也是古人千百年來不懈的追求,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探索的道路曲曲折折,逐漸尋找出來一些正確的方法和理論,值得人們珍惜和借鑒,因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隨意創造,也不能推倒重來。
第三章:尋求他人來幫助,醫治方法很豐富
養生是每個人根據的條件,身體狀況自己去做的事情,是主動的過程,而治病則需要求助于醫生,往往是被動的接受醫治。被醫生治療時,可以知其然,更多的是不知其所以然。
中醫的健康觀是動態的,隨時隨地在變化,治療疾病,調理亞健康,應該與醫生、體療師、健康專家互動,以取得更快,更好的效果。要達到能與醫生互動,就要了解有關的知識。
第一節:辨證治病,辨體養生
四、外治內效,技術載道
1、內服中藥,起作用主要靠化學物質。
2、外冶法很豐富,作用原理是能量、信息的傳遞。
3、內外相關,”神機”與”氣立”和諧有序。
4、”內外相關”指導”內病外治”。
第二節:內外相關,手法通玄
三、伏貼膏藥,冬病夏治
1、傳統黑膏藥的制作方法。
2、無鉛膏藥的做法。
3、冬病夏治歷史悠久,三伏貼火爆醫院。
四、圈療涂藥,內病外調。
屆時我們共同學習具體內容。
祝賀河北中醫王群才中醫師在衡水市講座成功!他講述了曹東義教授編著的《外求內養找健康》第三章:尋求他人來幫助,醫治方法很豐富 第二節:內外相關,手法通玄
三、伏貼膏藥,冬病夏治 1、傳統黑膏藥的制作方法。 2、無鉛膏藥的做法。 3、冬病夏治歷史悠久,三伏貼火爆醫院。
四、圈療涂藥,內病外調。
傳統膏藥,俗稱黑膏藥,是因為其中有“鉛”,指藥材、食用植物油與紅丹煉制成膏料,攤涂于裱背材料上,供貼敷于皮膚的外用劑型。其有保護、封閉和治療作用,膏層較厚,作用持久。
敷貼膏藥屬于外治,從而避免了內服藥物的毒副作用,再加上療效確切,受到了群眾廣泛歡迎。清代的徐大椿曰:"湯藥不足盡病,用膏藥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活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服藥尤為有力。"
《中醫藥學刊》2003年第11期,介紹了陜西省名老中醫劉俊岑先生的“藥圈療法”,對他此前的臨床經驗進行披露。劉先生當年已83歲,1920年出身于河南洛陽一個世醫之家,自幼飽受祖傳藥香的熏陶,耳聞目染,收益頗多!皠⑹现嗅t藥圈療法”,用中藥液在體表循經絡選穴畫圈,內圈拔毒邪,外圈護正氣,相反相成,內病外治。通過近50年的臨床反復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
1991年10月,陜西人民教育出版出版了《癌瘤克星——神圈劉》的專門著作,這是嚴志忠編寫的一本書,用十萬字的篇幅介紹了很多典型病例。由此可以看出,劉俊岑先生在不斷地實踐之中,逐漸發展和完善了這種自成體系的“藥物圈療”治療方法。
感謝王群才中醫師的講述和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