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中醫藥

 找回密碼
 注冊
樓主: 仁海中西醫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二 . 4有關五臟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議——五行學說從中醫理論中脫離與否大辯論系列

[復制鏈接]
31
發表于 2015-9-23 18:54:55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32
 樓主| 發表于 2015-9-23 19:52:09 | 只看該作者
xychen 發表于 2015-9-23 14:54
小于,

忙了幾個論壇,

好啊,拿來吧。謝謝!
33
 樓主| 發表于 2015-9-23 19:52:42 | 只看該作者
中西醫融合觀 發表于 2015-9-23 14:53
仁海先生,你的通篇大作,是中西醫概念直接對接的典范!西醫無法接受,中醫沒有辦法應用!你的感覺如何 ...

感覺良好呢。
34
發表于 2015-9-23 20:36:14 | 只看該作者
肺主氣
     肺主氣,是肺司呼吸后所產生的結果,故肺主氣與肺司呼吸合并表述。
------------------
把肺主氣與肺司呼吸等同作為一個概念,這是很錯誤的,是中醫沒學好,西化思維的體現。這樣的觀點也就間接的否定了中醫“氣”的概念,氣血氣血,去掉了氣,只剩下血,中醫也就只有向西醫投降的份。
“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這是通過調整呼吸調動內氣的運行。當然有的人會說這只是多吸收了點氧氣。
唉,悲催啊,無語!
35
 樓主| 發表于 2015-9-23 21:01:47 | 只看該作者
談玄說虛 發表于 2015-9-23 16:36
肺主氣
     肺主氣,是肺司呼吸后所產生的結果,故肺主氣與肺司呼吸合并表述。
------------------

無語,還說了這么多, 要是有語,會怎么樣呢?
36
發表于 2015-9-23 21:33:24 | 只看該作者
     我寫的東西,不是為了某個人寫的,否則,我不會化費這么多精力!
37
發表于 2015-9-23 22:31: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醫融合觀 于 2015-9-23 14:34 編輯

            
     肝主疏泄失常與情志失常,往往互為因果。肝失疏泄而情志異常,稱之為因郁致病。因情志異常而致肝失疏泄,稱之為因病致郁。說穿了,肝郁,就是由各種病因引起肝內膽汁分泌排泄不規律,肝臟功能受到一定影響,及一定量的膽汁溢入血液循環中對有關臟器組織及情志方面產生的影響,在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反映。
                         ===================================            
==============================================
           回復:請問先生,這段精辟論述來自何方?
      【說穿了,肝郁,就是由各種病因引起肝內膽汁分泌排泄不規律,肝臟功能受到一定影響】,請問先生,肝氣郁結的時候,肝臟的那些功能受到影響?轉氨酶升高了?膽紅素升高了?前白蛋白、白蛋白、膽堿酯酶、總蛋白升高了?降低了?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乳酸脫氫酶、腺苷脫氨酶升高了?!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血氨(NH3)、總膽紅素哪些升高了,那些降低了?堿性磷酸酶(ALP)、谷氨酸轉肽酶(GGT)、核苷酸酶哪些升高了?
          肝氣郁結的臨床表現:
        肝主疏泄,具有調節情志的功能,肝氣郁結證,一般情志抑郁,肝經所過部位發生脹悶疼痛,胸脅或少腹脹悶竄痛,胸悶,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異物感,或頸部癭瘤,或脅下腫塊。
     婦女可見如下癥狀:
       1.肝氣郁結引起的壓抑、憂慮往往導致女性頭痛、煩躁、情緒波動易怒、胸脅脹痛、腹部脹滿、內分泌紊亂。
       2.女子月經正常與否與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與否密切相關,肝氣不疏可導致經期過短、月經量少、經間期出血、經行眩暈、經行不寐。
        3.肝經循行在兩脅,肝經脈運行不暢還可能導致乳腺增生、乳腺結節甚至乳腺癌的發生。
        4.肝郁導致失眠,表現為難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夢易驚。無法保證睡眠質量,使女子氣血失榮、皮膚粗糙,臉色暗沉。其中肝郁化火型失眠多因惱怒傷肝。
        5.肝氣郁結則氣機不利,還會讓人不思飲食,因為代謝緩慢,四肢乏力、懶惰少動,從而造成肥胖、便秘等問題。
        大家看看這些臨床表現是不是【膽汁溢入血液循環中對有關臟器組織及情志方面產生的影響,在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反映】!案螝庥艚Y”與【膽汁溢入血液循環】風馬牛不相及!
38
發表于 2015-9-23 23:00:13 | 只看該作者
         
【膽汁溢入血液循】是無稽之談!
血液中的不溶性膽紅素或直接吸收于肝細胞內,或經星形細胞轉運入肝細胞內。經肝細胞的作用形成葡萄糖醛酸結合的可溶性膽紅素,或釋放入血而經腎臟排泄;或釋放入膽小管內,與膽鹽、膽固醇等組成膽汁,排入十二指腸,其中膽鹽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在西醫理論中,膽汁不可能進入血液循環!可融性膽紅素進入膽小管內與與膽鹽、膽固醇等組成膽汁。已經形成的膽汁不可能再回到血液循環中!
      膽汁酸肝腸循環是一個不可逆過程,不能夠倒回去的過程!
膽汁酸是脂類食物消化必不可少的物質,是機體內膽固醇代謝的最終產物。初級膽汁酸隨膽汁流入腸道,在促進脂類消化吸收的同時,受到腸道(小腸下端及大腸)內細菌作用而變為次級膽汁酸,腸內的膽汁酸約有95%被腸壁重吸收(包括主動重吸收和被動重吸收),重吸收的膽汁酸經門靜脈重回肝臟,經肝細胞處理后,與新合成的結合膽汁酸一道再經膽道排入腸道,此過程稱為膽汁酸的肝腸循環。
                                                                        

點評

先生功力深厚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5-9-24 05:58
39
發表于 2015-9-23 23:36:37 | 只看該作者
       仁海先生認為:廢除五行,可以用西醫的生理學替代中醫的藏象!
     我認為:西醫的生理學不可能替代藏象,誠如仁海先生的不中不西,矛盾百出。
40
發表于 2015-9-23 23:53:00 | 只看該作者
     【五臟生理功能表述無需五行學說 】
=====================================
      回復:
    廢除五行,就是你的哪些不中不西的混亂不堪、中西醫概念直接對接,西醫不認可,中醫不接受……。

點評

純中醫的感受,俺不管;純西醫的想法,俺不問!持魂P心能否對診治疾病有利。  發表于 2015-9-24 10:51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導航中醫藥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3 04:53 , Processed in 0.05487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四房播色综合久久婷婷|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