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中醫藥

 找回密碼
 注冊
樓主: 哲醫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創]破解經絡之謎的鑰匙

[復制鏈接]
51
發表于 2007-3-6 12:59:42 | 只看該作者

[原創]破解經絡之謎的鑰匙

下面引用由99812007/03/05 09:45am 發表的內容:
如果只是尊重理論,那么中醫學只能到經典為止!這是中醫學研究普遍存在的通!
如果是尊重理論所指的對象,中醫學的前途無量!這是中醫學研究普遍面臨的困難!
如果此止非所指,理論還不如一張白紙.哲醫先生所舉例的經緯線,不是指歸指,而是有所指.即,相對于物所指,只不過非物之名.如果去掉經緯線"指"的功能,名(物)不能被指稱,在某些情況下,所表達的事物是有缺失的,不完整的.
"指"的功能,是以具體的"物"為前提,這是必須的.當然,"指"的功能是物之"意"的表達,有著引繩以持曲直的作用.脈、肉、皮膚等(名)同狀,但是位置不同,就某些功能而言,就需要指稱。以經而理(名),如路線是個綱(指稱),綱舉目張(名稱),線為指,目為名,相同的物比如說脈(名),在不同的位置,需要“指”加以確定,在中醫這是分辨具體事物的法則。實證論者,脈為實物的共名,更多的認識脈(名)的一致性,即,共性。否認指稱的存在價值,實際上就現代醫學理論來講,在沒有完全闡釋以前,指稱也是必要的,只不過實證論者無法忍受。
就以上問題,我不認為談的十分清楚,在此,只想說明的是,經絡是先有生成(物),才有指稱(經絡),而指稱與物其名的內涵有所不同!蛾庩栯x合論》:“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臟腑之名)其故何也?”實際正是指稱區別于名稱!瓣庩栒,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奔,數之"名",可十、可千,推之"指",可百.可萬,然其要一也(物、人)
謝謝哲醫先生的提示,我對經絡的認識,可能與先生的理解有互補。尤其是在往下的理解,有時間我會發貼的.
52
發表于 2007-3-6 16:31:35 | 只看該作者

[原創]破解經絡之謎的鑰匙

[這個貼子最后由9981在 2007/03/06 04:43pm 第 1 次編輯]

對待經絡以及中醫學,應當保持廣義的態度。不論“指”還是“無所指”,都離不開一個基礎,即生命現象的客觀規律!饵S帝內經》更多的是論述這個客觀規律在自然天、地、環境以及人體上的表現,即《黃帝內經》本身。這就是“黃帝內經的發現”。
同樣的,我們也應當認識到“黃帝內經之未見”是客觀存在的,而《黃帝內經》并沒有將這個規律全部揭示開來,就好像大學課程不需要重新講解小學課程一樣。這個未見在古代是常識一樣被人們接受,也許失傳了。它就是生命所具有的客觀規律,F代醫學、中醫學都對其進行著不同的探索。
止步于經典無異于局限自己。
尊重理論所指的對象,中醫學的前途無量!
53
發表于 2007-3-6 19:02:20 | 只看該作者

[原創]破解經絡之謎的鑰匙

59樓引用50樓的話,有點文不對題,向9981致歉.不過,您是9981,我只是339故不敢言止步,您說"尊重理論所指的對象,中醫學的前途無量。⑽曳浅Y澩,再次向你表示歉意.
54
發表于 2007-3-7 08:36:34 | 只看該作者

[原創]破解經絡之謎的鑰匙

我們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我們有機會也有能力站在網友的肩膀上!盁o”先生不必歉意,網友之間的爭論就是比巨人的肩膀還要偉大的人梯。
55
發表于 2007-3-7 10:42:49 | 只看該作者

[原創]破解經絡之謎的鑰匙


總體來說,我對哲醫先生的觀點不敢茍同。
哲醫說:“經絡是古代醫家創造的,探討經絡離不開典籍!笔聦崙斒,古代醫家發現了經絡穴位,典籍只是對經絡穴位的客觀表現進行了詳細的記錄。
《黃帝內經》“人之合于天道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所以應天道!本褪菍浗j穴位與自然規律之間關系的準確描述。
其中的合指相互同步的意思,即經絡穴位是由場編織形成的,也就離不開相互作用力;
應指呼應、諧振的意思;
有指存在的意思;
建指形成的意思。
大意如下:人的生物規律與自然規律之間是同步的,身體里主內的五臟可以受到外界的五音、五色、五時、五位等的影響(場編織的各種狀態參數),身體內衛外的六腑與外界的六率是對應的,兩者共同在身體上形成經絡諸經。由于受場編織的制約,經絡必然與自然界非線性循環的變化同步,這些變化是以慢周期的時間為表現,反映的是引力場、電磁場的非線性循環。所以,五臟六腑與自然規律是同步的、對應的!
56
 樓主| 發表于 2007-3-7 14:31:03 | 只看該作者

[原創]破解經絡之謎的鑰匙

下面引用由99812007/03/07 10:42am 發表的內容:
總體來說,我對哲醫先生的觀點不敢茍同。
哲醫說:“經絡是古代醫家創造的,探討經絡離不開典籍!笔聦崙斒,古代醫家發現了經絡穴位,典籍只是對經絡穴位的客觀表現進行了詳細的記錄。
《黃帝內經》“人之合 ...
9981先生你好:
《難經》說:“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于十二經,何謂也?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于經,故曰奇經八脈也。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于經也?然,圣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然,天雨降下,溝渠溢滿,當此之時,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復圖也”。
   假如經絡不是古代醫家創建的。那么,在以上原文中,“圣人圖設溝渠”一句,怎么解釋?何謂圖設?還有,“圣人不能復圖也”,怎么解釋?何謂復圖?
   另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上古圣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谿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里!
  假如經絡不是古代醫這創建的,那么,在以上原文中,所謂“上古圣人”,是指古時代的醫生。所謂“論理人形”,是對人體進行研究。所謂“列別臟腑”,是依次排列臟腑與各經的歸屬關系。所謂“端絡經脈”,是觀察絡脈和經脈,所謂“會通六合”,是結合或參照六合的理論,所謂“各從其經”,是分別歸屬于各經。請問,這幾句話聯在一起,你不覺得矛盾嗎?若如先生以上解釋,怎么樣才能實現“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既然前面已經有了絡脈和經脈的稱謂,又怎么會“各從其經”呢?作為中醫學的一代圣典《黃帝內經
》,總不至于把前面所說的絡脈和經脈再讓其各從其“經”吧?
57
發表于 2007-3-7 17:04:09 | 只看該作者

[原創]破解經絡之謎的鑰匙

先生在博覽古籍方面的造旨,我無法望其項背,慚愧。這是我半路出家的弱點。
關于這個問題,對于設溝渠,以利于水道通利,這確實是“圣人”所為,當然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但是,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體中的經絡以及奇經八脈則是客觀存在,在其他生物活體中同樣存在著獨特的經絡體系。這是因為經絡表達的是細胞有序狀態之必然。古醫圣人發現了它并對其進行描述,而不是因為古醫圣人創造了它,它才存在。這是我與你之間的差別。
當然,對于其名稱來說,確實是古醫圣人所創造,但如果我們將這些名稱用其他來代替,而所描述的是同一事物的話,名稱雖有差別但規律是一樣的。這又不是創造。
“圣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然”只是一個比喻,比喻經絡就像溝渠一樣是傳遞“氣血”。沒有溝渠洪水將溢出,成為泛濫之災,土地則失去有序性,不能進行耕作。只有合理的溝渠的存在,水道通利,土地才能保持有序性,及耕作的功能才能維持。其中的關鍵是狀態的有序和維持!皥D設”就是指“規劃設計和實施”。

“天雨降下,溝渠溢滿,當此之時,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復圖也!北扔鞣簽E之災已經形成,圣人再怎么“復圖”(規劃、設計和施工)也難以回天。

“上古圣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谿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里!本褪枪裴t對人體客觀存在的規律進行描述的寫照。
“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是對自然規律與人體內在的規律進行結合,從而得到會通與對應,即從其經。
58
 樓主| 發表于 2007-3-7 17:27:25 | 只看該作者

[原創]破解經絡之謎的鑰匙

回9981先生:
如先生跟貼所言:“‘上古圣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谿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里!褪枪裴t對人體客觀存在的規律進行描述的寫照!边@是不對的,這不是古代醫家對人體客觀存在的規律進行描述的寫照。而是古代醫家在經絡學說指導下對人體進行系統研究的基本方法。所謂“論理人形”,即是對人體進行研究。
59
 樓主| 發表于 2007-3-7 18:41:31 | 只看該作者

[原創]破解經絡之謎的鑰匙

下面引用由董建軍2007/03/07 06:18pm 發表的內容:
想從我的肩上登高,你得象我先退一層皮才中.
呵呵,董先生果然深有感觸,了不起。
60
發表于 2007-3-7 19:41:50 | 只看該作者

[原創]破解經絡之謎的鑰匙

[這個貼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7/03/07 07:54pm 第 1 次編輯]

9981先生探尋中醫的思維靈活多樣,精神可嘉。然而只以求實之法探中醫之源實為惋惜,此皮非退不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導航中醫藥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4 15:28 , Processed in 0.78777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四房播色综合久久婷婷|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