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醫 于 2021-5-1 21:48 編輯
五運說氣學說,就是一個高級的文字游戲
我的論據:
一、由“五行學說”演繹出來的“五運六氣說”,經過機械化、教條化、公式化地加工,“用木、火、土、金、水五行來說明一年五個季節的基本性質,這就是名為五運的基本意義所在!北緛砭退募,但為了照顧五行,就強劃成五季。
二、“一候五日,一氣三候,一時六氣,一歲四時!闭J為世界是五種物質之特性的運動生成的,故弄出五行學說,然后就順理成章的弄出個“一候五日”來。如此簡單地認識,就能掌握自然界的氣候變化?顯然是不可能的。
三、五行的分配十天干是: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而推測五運則與此大不相同,須把十干的陰陽干重新調整一番,而如《素問·五運行大論》所說:“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戌癸!敝曰\的十干要不同于五行十干的陰陽配合,是因五行十干的配合,是以五方、五季等關系而確定的。盡管兩種配屬方法所產生的結果是五行的相生不變,但這同樣說明了五行的配屬不準確,可以任意相配、相互矛盾。如此卜算出來的結果有多少可靠性,就可想而知了。
四、“六質者,即經曰木、火、土、金、水、火”,五行為了配六氣,將火分成君火與相火兩種。那么木、土、金、水為何不弄上兩個呢?
五、“六氣者,即經曰風、暑、濕、燥、寒、火”,天氣千變萬化,而簡單化成六種,將“六”視為真理而套來套去,而現實中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
六、“春季肝病較多,夏季心病較多,長夏脾病較多,秋季肺病較多,冬季腎病較多”,這些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 肝病與飲食、精神狀態、及感染等因素有關,而與春季沒有必然聯系。心臟病與感染(如心肌炎)、驚嚇、高血壓、阻塞性肺病、風濕病等有關,冬、春季氣候寒冷時血管收縮痙攣等因素,也可使心臟病加重。夏季溫度高、濕度大,飲食物易發霉變質,如飲食不潔引起急性胃腸炎的機會較多。但實際情況是,胃腸病全年均可發生,并且與飲食是否規律、精神狀態、勞逸是否適當等因素有關。肺病之哮喘則于草木開花季節花粉飄散時發作,沿海地區尤甚;慢性支氣管炎則遇寒涼時易加重。腎病之風水與感染有關,泌尿系結石則在夏季及中國南方時,令人出汗多而尤重,慢性腎病則與食鹽多少、體力強度、飲酒等有關。因此,四季對身體各個臟器的影響,是陰陽消長轉化過程中的寒溫變化,對身體、食物、植物、環境等產生諸多影響,綜合起來作用于身體所造成的結果,而與五行學說無關。
綜上所述,疾病預測與天氣預報、地震預測等一樣,屬于對自然界運動變化趨勢的前瞻性研究。古代醫家創建了五運六氣學說,為醫學氣象學和疾病預測學做出了努力。五運六氣的作者,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打破了迷信思想,利用當時掌握的有限知識,想找出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以便更深入地認識世界,預測季節氣候與疾病發生的內在聯系。這種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相對于今天還有那么多的玄學、神學論者而言,這是非常值得贊許的。只可惜,其理論建立在正確的陰陽學說與錯誤的五行學說混合基礎之上,而其結果必然是錯誤的。因而“五運六氣”學說只能為后人對疾病的預測起到了一次嘗試的作用。
同時,可以從中清晰地看出,如此演繹出來的“五運六氣說”,其實質只是承載了古代的一些文化。但就其用途而言,說穿了,只有七個字:“高級的文字游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