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中醫藥

 找回密碼
 注冊
樓主: 仁海中西醫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二 . 4有關五臟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議——五行學說從中醫理論中脫離與否大辯論系列

[復制鏈接]
81
發表于 2015-9-25 10:54:56 | 只看該作者
        仁海先生又在偷換概念!
      藏象理論的形成過程,是在古代醫學經驗、零散的醫學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歸類到陰陽五行學說之中,形成了系統的藏象理論,先有醫學知識積累,再與陰陽五行學說融合。而不是由陰陽五行學說衍化、推導出來的!你不懂中醫理論形成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而且有過不同看法的斗爭與演變!不是一帆風順的!你不看經典,不懂歷史!西醫知識貧乏!想當然地概念對接!

點評

您的這番言論,應該與太白俠客先生辯上一辯。五行學說在中醫經典著作中是系統的,還是零散的?  發表于 2015-9-25 11:40
82
發表于 2015-9-25 10:57:22 | 只看該作者
      陰陽五行學說有一個形成過程,我們暫且不說。古代醫學知識的積累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古代醫學知識開始時是零散的、沒有系統的經驗。把這些零散的經驗歸類于陰陽五行,形成完整的藏象經絡、氣血津液、精氣神理論體系,更是一個艱苦、復雜的長期過程,還原整個過程恐怕幾乎是不可能。我們今天看到的內經、傷寒雜病論、溫病以及明清以前的各種中醫理論,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范疇內發展的。至明朝萬歷年間,西醫開始正式傳入中國,開始了中西醫匯通,這時候,中醫的概念才真正出現,同時西醫學在中國逐步發展。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提倡中西醫結合,建立新理論,改革開放以來提出中藥現代化、科學化、國際化。本意是把兩個醫學合二為一,結果是形成對立。這本是矛盾發展的必然過程沒有什么奇怪,系統發展、進化本來就有兩種可能:1  一方戰勝另外一方,系統進化為新系統;2  矛盾雙方融合產生另外一個新系統。五行與陰陽在遙遠的古代是兩個學說,后來融合為一個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成立以后,對于中國古代的各行各業發生了深刻的影響,各行各業的零散經驗紛紛按照陰陽五行的原則歸類,形成了中國古代的天文、地理、氣象、建筑、音樂、繪畫、國家治理等等理論乃至于風俗、習慣等等,在在這種大背景下,醫學經驗按照陰陽五行學說歸類,形成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金元四大家、明清時期的溫病學說,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點評

把這些零散的經驗歸類于陰陽五行,形成完整的藏象經絡、氣血津液、精氣神理論體系——客觀的意見。贊一個!  發表于 2015-9-25 11:41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83
 樓主| 發表于 2015-9-25 11:53:38 | 只看該作者
中西醫融合觀 發表于 2015-9-25 06:41
按照規定,其他人發言無效,可以屏蔽!你自己判斷!

  為什么同一個團隊中的其他人發言無效?其他人硬是被你們給代表了?你們把自己的錯誤認識強加給他人了?——專制毒菜?

點評

仁海啊,你的思維能力亟待提高。 五藏的功能不是五行演繹的,不代表五藏與五行沒有關系,與其在陰陽五行思想指導下,在陰陽五行形成的中醫理論整體架構之內自洽存在,一點也不矛盾。 太白俠與融合觀先生,對這一觀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5-9-25 12:33
我把你駁得體無完膚,你回答不了我的問題,怎么說?!  發表于 2015-9-25 12:00
能管好自己,不說錯誤話,就行了!李老師不是也反對你嗎。  發表于 2015-9-25 11:56
84
發表于 2015-9-25 11:57: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醫融合觀 于 2015-9-25 04:00 編輯

         
     【然而,中醫學在心臟氣血虛衰及血行不暢的情況下,所反映出來的病理變化及治療措施,則比西醫大大地豐富。中醫在治療頭面四肢、胸腔、腹腔血流欠暢狀態下發生的病變,使用促進血液循環的方法,無一不與加強心臟功能、間接地利用各種手段,擴張病變處血管,有效增加病變組織的血流灌注有關。這是中醫的很大優勢,也是西醫所望塵莫及的。因此,可以說,在心臟生理病理的解釋及其診療方面,除去五行學說后,中醫只有利,沒有弊
                              
==================================================
     回復:子虛烏有、模棱兩可、沒有邏輯的渾話是從哪里來的?又是自己想當然概念直接對接出來的現代醫學理論!
     【中醫學在心臟氣血虛衰及血行不暢的情況下,咋樣反映出來的哪些病理變化及治療措施,】哪些病理變化,舉例說明。是炎癥、壞死、氣滯血瘀、痰濁蒙心、痰迷心竅、心力衰竭、二尖瓣狹窄、支飲……?!治療措施又是什么?嘴皮子一張,謬誤出來,你走人了!
       【中醫在治療頭面四肢、胸腔、腹腔血流欠暢狀態下發生的病變,使用促進血液循環的方法,無一不與加強心臟功能、間接地利用各種手段,擴張病變處血管,有效增加病變組織的血流灌注有關!款^面四肢、胸腔、腹腔血流欠暢狀態下發生的病變有哪些?血管瘤、偏頭痛、主動脈瘤、休克、血粘度升高、動脈粥樣硬化……?!治療這些疾病中醫使用了那些方法?請先生舉例說明!然后再說方劑的治療機制!
85
發表于 2015-9-25 12:33:41 | 只看該作者
仁海中西醫 發表于 2015-9-25 11:53
  為什么同一個團隊中的其他人發言無效?其他人硬是被你們給代表了?你們把自己的錯誤認識強加給他人了 ...

仁海啊,你的思維能力亟待提高。
五藏的功能不是五行演繹的,不代表五藏與五行沒有關系,與其在陰陽五行思想指導下,在陰陽五行形成的中醫理論整體架構之內自洽存在,一點也不矛盾。
太白俠與融合觀先生,對這一觀點的認識沒有任何沖突。
86
發表于 2015-9-25 12:49: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9-25 13:00 編輯
太白俠 發表于 2015-9-25 12:33
仁海啊,你的思維能力亟待提高。
五藏的功能不是五行演繹的,不代表五藏與五行沒有關系,與其在陰陽五行 ...

應改成的功能不是五行演繹的,不代表五藏與五行沒有關系,與其在陰陽五行思想指導下,在陰陽五行形成的中醫理論整體架構之內自洽存在,一點也不矛盾才正確。原因在于,五藏就是人體的五行;而五臟是人體的五個器官,功能是由結構決定的。而五藏本身就是運動方式(運動方式包括功能但不等于功能)。五藏是指活人;而對五臟來說,剛剛死去的人也有五臟。概念不清楚,什么也說不清

點評

智海啊,做學問不是三級跳。勸你從學會查字典開始,臟的本字是藏。臟是“藏”的后起分別字。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5-9-25 13:16
87
 樓主| 發表于 2015-9-25 13:02:22 | 只看該作者
中西醫融合觀 發表于 2015-9-25 07:57
 【然而,中醫學在心臟氣血虛衰及血行不暢的情況下,所反映出來的病理變化及治療措施,則比 ...

治療這些疾病中醫使用了那些方法?請先生舉例說明!然后再說方劑的治療機制!
————————————————————————————————————
  請老先生弄明白,您提出的上述問題,已經超出有關“五行存廢”辯題的范圍,故您的提議無效。
88
發表于 2015-9-25 13:03: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9-25 13:06 編輯
仁海中西醫 發表于 2015-9-25 10:39
administrator 發表于 2015-9-24 13:01
  雙方都同意由監督小組裁決了?若同意,雙方請跟帖表明態度,我 ...


沒有五行,世界上就沒有活人。所以,否定了五行,中醫只能像西醫那樣把人當做機器。西醫之所以把人當做機器,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陰陽五行

點評

五臟生理功能與五行學說無關這個結論比較輕率。正如《素問•金匱真言論》所說……陽中之陽,心也;……陽中之陰,肺也;……陰中之陽,肝也;……陰中之陰,腎也;陰中至陰,脾也。 其中,陽中之陽、陽中之陰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5-9-26 07:53
89
發表于 2015-9-25 13:16:56 | 只看該作者
高智海 發表于 2015-9-25 12:49
應改成五臟的功能不是五行演繹的,不代表五藏與五行沒有關系,與其在陰陽五行思想指導下,在陰陽五行形成 ...

智海啊,做學問不是三級跳。勸你從學會查字典開始,臟的本字是藏。臟是“藏”的后起分別字。
90
發表于 2015-9-25 13:23: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9-25 13:30 編輯
太白俠 發表于 2015-9-25 13:16
智海啊,做學問不是三級跳。勸你從學會查字典開始,臟的本字是藏。臟是“藏”的后起分別字。


我查了字典,字只有一個讀音,讀做cang,二聲。而字也是只有一個讀音,讀做zang,四聲。二者是一個字嗎?

點評

這么快就學會查字典了啊,西藏、寶藏的藏,都念cang,以后大駕都聽你的,西藏讀做xicang。 臟,這個字兒,有沒有讀幾聲的區別呢? 現在的讀音,都是拼音化后的讀音,誰能弄清楚古代這些字兒怎么讀,不然讓論壇里的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5-9-25 13:37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Archiver|手機版|導航中醫藥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4 08:00 , Processed in 0.0609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四房播色综合久久婷婷|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一